12月15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走進中山大學“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帶來《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科普講座。
“奧密克戎致病性大大減弱
病死率接近流感”
“當前全國范圍內遭遇了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特點是傳播性強。”鐘南山認為,奧密克戎在不斷變異,傳播力越來越強,但致病性大大減弱。在早期,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氣道和肺部,但經過兩年變異后,奧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從全國趨勢看,奧密克戎感染后,無癥狀感染者比例明顯上升。對此,鐘南山表示,他分析了今年9月份以來,國內廣州、北京、重慶、鄭州等城市的疫情情況,認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新冠病毒“北強南弱”?
“沒有明顯差異”
“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后
一年內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
鐘南山表示,奧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絕大多數可在7—10天完全恢復。他還指出,目前眾多數據顯示,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后,一年內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說,感染一次奧密克戎后,體內會產生抗體,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無癥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后遺癥”
談及后遺癥問題,鐘南山表示,由于疫情發生至今只有三年,關于后遺癥仍有很多爭論。一些諸如嗅覺及味覺障礙、關節/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疲倦/乏力等臨床表現,很多病例慢慢緩解,不見得是“后遺癥”。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比德爾塔引起“后遺癥”的比例更低,無癥狀感染者基本無新冠后遺癥。在感染前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出現后遺癥的風險下降。
“越晚‘變陽’ 癥狀或越輕”
鐘南山表示,實際上,感染新冠是一個自然規律,大家并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于奧密克戎傳播性很強,是大概率會感染。不過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后出現辛苦癥狀的機會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是這樣。他表示,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我相信到最后,會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癥狀。”
“大家一起陽的觀念不可取”
針對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鐘南山表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鐘南山強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同時他還強調,個人防護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