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苑路燈充電樁。
近日,梧桐街道村鎮建設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收到了來自桐鄉市代代康·米奇幼兒園的錦旗,原因是梧桐街道考慮到師生出行需求,在康居苑小區改造項目中重新規劃了小區的出入口,方便師生出行。如今臨近年關,康居苑的改造也接近尾聲,除了讓老師家長紛紛點贊的“安全通道”,停車位、電動車充電樁等設施也陸續落地了。
今年7月,我市17個老舊小區陸續啟動改造工程。經過前期的規劃與招標,在充分聽取居民意見的基礎上,開展了雨污分流、道路改造、管線整理、增加公共服務設施等改造工程,投入資金約8000萬元。
作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高標準示范小區,鳳鳴社區康居苑小區的改造進程備受關注。近日,記者來到康居苑實地探訪,如今小區的雨污分流、管線改造改造已經完成,開挖的路面重新鋪設,平坦的柏油路已投入使用,工程主體基本完工。
與改造前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公共設施的提升。“康居苑建造得早,有一部分還是經濟適用房,最初設計里沒怎么規劃停車位,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也導致現在近700戶居民的小區只有不到20個停車位。這次改造因地制宜、節約空間,將小區停車位增加到了400多個。”鳳鳴社區工作人員楊剛介紹。為了滿足居民出行需求,康居苑還引入了路燈充電樁等人性化設施。
除此之外,滿足居民健身、休閑等需求的步行綠道和口袋公園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目前步行綠道的道路已完成鋪設,口袋公園設計方案也已吸取居民建議后通過公示。“今年下雨的日子比較多,影響了施工進度,口袋公園、步行綠道以及配套的健身、娛樂設施準備明年再動工。”施工方負責人說。
除康居苑外,振西名苑、邵家橋小區(5-8幢區塊)等開工較早、工程量較輕的小區工程主體已完工,即將迎來驗收。
今年是我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第9年,已累計為3000多戶居民“翻新”生活環境。這項民生實事工程還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水平。截至今年年底,我市已統籌推進58個老舊小區改造,受益居民超2.38萬戶,投入資金約4.1億元。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