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天氣晴好,氣溫舒適。受周邊多點散發疫情影響,家門口的鄉村游成為廣大桐鄉市民的首選,大家紛紛走出家門,去鄉村郊野感受“浙里田園”的美妙風光。
鄉村游受青睞
旅游緩慢復蘇
“從上午8點開園到現在,入園游客已達209人次。”5月1日上午,在位于洲泉鎮的華騰豬舍里,售票處工作人員給出了實時游客數據。偌大的停車場停滿了車,甚至連道路上都已排起了車隊。
受疫情影響,旅游業舉步維艱。作為旅游傳統旺季,今年的“五一”小長假被寄予了厚望。放眼桐鄉本地旅游市場,眼下,“鄉村游”正憑借“家門口”的優勢殺出重圍,為沉寂已久的旅游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慮,短途的鄉村游是首選。”來自海寧市許村鎮的游客萬聰定告訴記者,“開車過來半小時,很方便。豬舍里自然風光不錯,還有野炊和燒烤,非常適合家庭出游。”
除野炊和燒烤外,豬舍里還針對不同游客的消費需求,推出了水果采摘、龍蝦垂釣、帳篷露營等一站式特色服務。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一模式很受游客歡迎。“我們的野火飯套餐已預訂到了節后。”該景區相關負責人說。
做好“農旅融合”文章
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離華騰豬舍里十幾公里開外,是桐鄉市農業經濟開發區所在地石門鎮。石門境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座農莊。
“這個假期天氣好,預計客流量超過5000人次。”在位于春麗橋村的石門灣四季果園,負責人諸建國喜笑顏開。
“天公作美”之外,諸建國還收到了一條利好消息。由于疫情影響,此前,石門北部與湖州市交界處的道路被封斷。就在前兩天,這些硬隔離已被拆除,道路恢復通行。“這意味著我們農莊的輻射范圍將從20公里擴大到30公里。”
近年來,傳統鄉村上演了一系列“美麗變形計”。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美麗鄉村如何變成“美麗經濟”成為新的命題,政府的各項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大縮短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不少人青睞親近大自然,“鄉村游”成為旅游業新的風口。
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諸建國一改之前果園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的局面,通過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向休閑農業轉型升級。同時,他還將經濟效益較低的梨樹、桃樹等改為種植經濟效益高、銷路好的陽光玫瑰,形成了如今“農旅融合+生產基地”的模式。
就在近日,109條“浙里田園”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出爐,桐鄉的“吳越風情·槜美田園精品線”和“歷史長廊·夢境田園精品線”入選。精心打造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將進一步提升旅游客流量,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