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圖
走進豐子愷藝術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叮當”的施工敲擊聲、“滋啦”的焊花飛濺聲不絕于耳。大型吊機揮舞著機械臂,升降機起起落落,300余名工人分布在項目各個角落,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序。
記者看到,美術館“緣緣樓”、3+1劇場“曜日堂”、音樂廳“映月廳”三幢主體建筑已經初具雛形。
美術館是一個全身采用鋼管柱、H型鋼以及屋面大跨度桁架梁建造的“大家伙”,東西向跨度達到210米,全身用鋼量超過17000噸。25根鋼制幕墻柱整齊排布在美術館外墻,一眼望去,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震撼”。
“現在,美術館正在進行幕墻龍骨施工,它的蜂窩鋁板幕墻比較特別,看起來就像是傳統的窗欞?!蓖┏羌瘓F下屬公益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趙晶介紹,美術館的幕墻由玻璃和蜂窩鋁板組成,其中的蜂窩鋁板為暗紅棕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圓角的矩形。雙層蜂窩鋁板有層次地重疊在一起,不僅能為室內空間營造出生動的光影效果,同時也與豐子愷先生石門故居的老窗產生呼應。
美術館兩側,劇場和音樂廳已經披上了青磚的“外衣”。這青磚上墻的工藝也不普通,采取的是青磚干掛的新工藝。普通的青磚墻是采用砌筑法,而通過青磚干掛的新工藝,可以提高外墻裝飾的整體穩定性,同時使整個建筑的外立面極具江南水鄉的復古韻味。
由22根高約18米的臨水柱廊組成的“石門廊”也正在加緊施工中,預計一個月后便能呈現出初步形象。
未來,市民游客可以選擇從豐子愷藝術中心北門進入,打卡“護生林”,穿過“石門廊”和“日月池”,正前方就是美術館“緣緣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音樂廳“映月廳”和3+1劇場“曜日堂”;也可以選擇從西門進入,直接從3+1劇場“曜日堂”開始游覽。
今年,桐鄉明確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為突破,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而豐子愷作為桐鄉一張鮮明的名人IP,正是桐鄉不可多得、無可比擬的文化寶藏。
接下來,桐城委、桐城集團將以“我為桐鄉作貢獻”為導向,加快推進項目進度,確保豐子愷藝術中心早建成、早投用。借助這一載體,讓豐子愷元素發揚光大、享譽世界,讓更多人走進桐鄉、走進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將桐鄉打造成為國際品質和江南韻味、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時代詩畫水鄉。
延伸閱讀
豐子愷藝術中心總投資約13.9億元,位于茅盾東路南側,環城東路東側,總用地面積105畝,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
美術館“緣緣樓”:“緣緣樓”之名由石門緣緣堂引申而來。共地上6層,整體外立面借鑒中國傳統窗欞元素,由玻璃幕墻和裝飾蜂窩鋁板組成,映射傳統江南建筑風格。
效果圖
3+1劇場“曜日堂”:由3個室內劇場和1個室外劇場組成,共地上4層。3個室內劇場共有鏡框式劇場713座、環繞式劇場393座、黑匣子劇場413座,戶外劇場可容納1500人同時活動。
效果圖
音樂廳“映月廳”:共地上4層,單體規模為578座。
效果圖
“日月池”:“日月池”之名由豐子愷先生曾居住的上海日月樓引申而來。東側配置音樂廳“映月廳”,西側配置3+1劇場“曜日堂”,兩者東西相望,日出月落,互相輝映。
效果圖
“石門廊”:“日月池”北側設有22根18米高的臨水柱廊,命名為“石門廊”以紀念豐子愷先生的出生地石門灣。
效果圖
“護生林”:“石門廊”北側與茅盾東路之間設有一片樹陣廣場,與茅盾東路垂直種植,取名為“護生林”,傳承豐子愷先生護生戒殺的慈悲情懷。
效果圖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