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道屏體精準“落位”,蘇臺高速公路(二期)聲屏障工程SPZ01標率先完成施工任務,成為全線首個完工的附屬工程施工單位。
遠遠望去,一排排聲屏障整齊排列,宛如一條“巨龍”,靜靜守護在高速公路一側,為過往車輛降噪,為沿線居民守護寧靜。
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硬核擔當”,蘇臺高速公路(二期)全長44公里,主線長約24.5公里,沿線串起7個鎮(街道),超10萬居民密集分布。
如此密集的人口分布,聲屏障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守護居民生活品質的“降噪神器”,更是項目兼顧生態保護與民生關切的“點睛之筆”。
“這就好比給高速公路披上了一件‘靜音外套’。”市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聲屏障讓沿線居民直接開啟“靜音模式”,重點區域降噪效果可直接“拉低”到45分貝及以下,符合國家標準。
那么,這份“桐鄉速度”背后的“殺手锏”是什么?
“我們自主研發的‘數字大腦’,集人員定位、機械監控、環境監測等12項功能,可以實時采集現場數據并生成動態風險熱力圖。”中鐵一局項目負責人介紹,有了它,在推進過程中能結合使用AI算法工具排布施工計劃,提前預判進度風險,提前調整資源方案,同時規避安全隱患。少走彎路,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
不僅如此,項目團隊每天靠“空中飛手”——無人機,對設置聲屏障的26公里施工段進行全景掃描,搭配AI圖像識別技術,30分鐘內就能完成全線進度篩查,同時發現存在的質量隱患,管理效率直接“拉滿”,較傳統人工步檢效率提升2倍。
正是這些“科技加成”,讓該項目建設一路“超速”,為蘇臺高速公路(二期)全線通車按下“加速鍵”,也為桐鄉交通要道注入新活力。
接下來,項目團隊將全力沖刺蘇臺高速公路(二期)的最后路面攤鋪與附屬工程施工,確保按計劃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項目名片
蘇臺高速公路(二期)項目總投資約180億元,是全國第一個縣級自主投資的超百億高速公路項目,也是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大項目。蘇臺高速公路(二期)是烏鎮直通蕭山機場、桐鄉實現接滬融杭連蘇的重要通道,項目建設對推動桐鄉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