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1月26日,是第72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8屆“中國麻風節”,我國宣傳活動的主題為“全面消除麻風危害,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在桐鄉,已基本消除了麻風病新發病例,曾經的麻風病患者也已治愈,留在康復療養院休養。
這個位于嘉湖公路旁的桐鄉市康復療養院,也被稱為桐鄉麻風村,如今,這里不僅居住著12位麻風病休養員,還有一位堅守麻風村60余載的醫師朱坤山。60多年來,朱坤山與麻風休養員們同吃同住,日夜堅守著他們的健康與平安。
事實上,1945年出生的朱坤山,如今也已是耄耋之年,除了要做好麻風休養員們的健康管理,還要為他們的日常起居和一日三餐負責。這里的麻風休養員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除了麻風病留下的種種痕跡,不少人還出現了耳聾、老年癡呆等情況。
“來,阿杜,這個藥吃2粒!我看牢你吃,不然旋個身又忘記特了。”每天上午9點,朱坤山會穿上有些樸舊的白大褂,帶上本子和藥物進行查房、發藥,了解休養員們的身體狀況。
“有的休養員年紀大了,加上老年癡呆,鬧起脾氣來就跟小孩似的,比如有的人想偷偷溜出去玩,被發現后制止了,他還要摔東西,跟人吵架。這個時候,我只能像管小孩一樣,慢慢哄。”這里的每個人,幾乎都和朱坤山相伴了幾十年,有些甚至比自己的家人還要親。
“16歲那年,我患上了麻風病,經過2年的悉心治療后痊愈了。幸運的是,除了小拇指不能彎曲,其他并無大礙。”因為年輕有文化,當時麻風村的醫生有意將朱坤山收為學徒,懷抱著消除麻風病的夢想,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曾患過麻風病,更能理解他們的痛苦。”此后,朱坤山除了跟著師父學,還輾轉桐鄉衛校等地,系統地學習醫學。之后的幾十年,朱坤山一直在與麻風病斗智斗勇,無論是診療還是普查麻風病患者,從不敢有一絲懈怠。
相比普通皮膚病人,麻風病患者大多身體有殘疾,患有各種并發癥,有的患者甚至因為疾病,皮膚出現潰爛、流膿,身上總伴著一股惡臭。但朱坤山一如往常地為他們處理傷口,悉心地為他們護理。
“他從來不會嫌棄,哪怕一句話、一個眼神也沒有。”其中一位麻風休養員回憶,她剛剛來麻風村時,兩條腿已經爛得能看到骨頭,血肉模糊的樣子讓人心驚肉跳。“那時候,朱醫師每天來給我換藥、包扎,過了好久才慢慢好起來。”
就這樣,朱坤山一直忙碌到了退休。“放心不下,他們需要我,我不忍心不來。”誰知,退休后只享受了兩年安閑時光,因康復療養院需要他,2011年,朱坤山二話不說再次回到了這里。
又是10多年時光流逝,朱坤山繼續著以前的生活,不僅和麻風休養員們日夜相處,每周只能回家一次,還要時時刻刻操心他們的身體健康,但他心甘情愿,因為這里有他掛心的許多人。
其中78歲療養員李金泉(化名)是朱坤山掛心的人之一,一起相處了30多年,兩人已經親如家人。平時,兩個人經常聊家常,相互安慰,在規范麻風療養員的管理和相處上,李金泉還會給他不少的建議和幫助,是朱坤山最得力的伙伴和“幫手”。
如今,朱坤山依然堅守著那一方天地,為那里的麻風療養員們帶去健康、平安,還有陪伴。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