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片
桐鄉發布推出“峰會面孔”欄目。這些面孔,你不一定認識,但一定會被他們的故事打動。
“‘雷布斯’來參加論壇了,我們去偶遇吧!”
2018年11月9日,隨著烏鎮峰會的帷幕緩緩落下,何永興一家——3位峰會的“幕后英雄”,已迫不及待地想在古鎮的街頭巷尾,與“雷布斯”(雷軍)不期而遇。
雷軍參加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 圖源:潮新聞
女兒何思璐是“小梧桐”,妻子王琴主要負責后勤保障,而何永興負責論壇工作。工作暫告一段落后,他們計劃幫女兒“追星”。
何永興(左三)
他們邁著雀躍的步伐,心中涌動著期待的波瀾,從各自的崗位匆匆出發。每到一處,他們都伸長脖子、目光如炬,生怕遺漏任何“雷布斯”可能出沒的蛛絲馬跡。
然而,當晚,他們并沒有遇見“雷布斯”,卻在定升橋前意外地相遇了彼此。
何永興一家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仨竟不約而同地相遇了。”一向對鏡頭避之不及的何永興,在妻子和女兒的軟磨硬泡下,留下了3人的合影。
那年,何永興53歲,他與烏鎮峰會的緣分便始于這一年。
如今,距離退休僅剩一個多月,他仍站在峰會的第一線,迎來了服務峰會的第7個年頭。
論壇布置是否合規,音響、燈光和視頻設備是否調試妥當,消防設施和緊急疏散路線是否清晰,論壇的流程安排是否無懈可擊……峰會期間,何永興的日常就是在3個論壇舉辦地之間奔波,細致入微地檢查每一個環節,確保所有環節都滴水不漏。
“每天戶外工作時間超8小時”,對于一個即將卸下戎裝的“老兵”而言,這樣的工作強度無疑是一項嚴峻的考驗,但他依然以滿腔熱忱和一絲不茍的態度,堅守在峰會第一線。
在峰會準備階段,論壇工作組的成員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完善執行方案,確保每個環節都無懈可擊;一次又一次地與項目落地公司深入討論細節問題,力求每個項目都能精準落地。開不完的會,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郵件,是他們的常態。
“很多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并不容易。”何永興說,就拿350多名特邀觀眾的聯絡工作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名單管理問題。安排好他們的接送、住宿等,都需要極其細致的規劃和協調,才能確保每位特邀觀眾都能準時到達會場。
7年間,歲月在何永興的面龐上鐫刻下痕跡,白發也悄然爬上了他的鬢角,但始終不變的,是他眼中那股與往昔相同的熱情和堅定。
7年間,何永興與許多年輕面孔并肩工作,他們來來去去,他已數不清具體有多少。但他始終堅守一個信念,“我走過得的彎路不能再讓他們走!”每次有“新同事”,他都會事無巨細地把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傳授給這些年輕人。算上今年,他大約指導了20多名“徒弟”。
7年間,他見證了妻子服務5次峰會后光榮退休,女兒在擔任兩年“小梧桐”志愿者后進入職場,而他自己,也結束了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峰會服務。
今年烏鎮峰會閉幕的鐘聲敲響,何永興退休進入倒計時,他的心中涌動著難以平復的情感波瀾。這段時光,對他來說是累并幸福著,那些辛勤的汗水、成功的喜悅和挑戰的艱辛,對他來說都是珍貴的記憶。
“最完美的謝幕,莫過于在今年烏鎮峰會上,站好最后一班崗。” 何永興眼中閃爍著對峰會深深的眷戀,他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下,烏鎮峰會肯定會越辦越精彩,桐鄉也將因“網”而興,加“數”前進……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