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桐鄉市婦幼保健院獲悉,今年起,我市將孤獨癥篩查納入0-6歲兒童常規健康體檢項目,并作為2025年度民生實事項目重點推進,為適齡兒童提供免費篩查服務。該政策實施后,每年將惠及超5萬名嬰幼兒。
該項目將建立“社區初篩+專業復診”的二級篩查體系,重點把握黃金干預期,通過“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的閉環管理,為發育異常兒童爭取最佳干預康復時機,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我市基層醫療機構將為所有適齡兒童提供免費初篩服務,發現異常的將轉診至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免費復篩。對復篩結果異常的兒童,將轉介至專業診斷機構進行確診,確診患兒將及時獲得系統性的康復干預服務。”該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張麗娟介紹。
張麗娟介紹,6歲前是兒童神經發育的黃金窗口期,這一時期的早期篩查和干預能顯著提升康復效果。她建議,對于存在行為發育偏離的兒童,即使未達到孤獨癥診斷標準,也應當及時進行專業干預,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兒童發展的風險因素。
據了解,篩查工作將采取“家長問卷+專業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首先由體檢醫生指導家長根據孩子日常表現填寫《兒童發育預警征象》和《發育篩查量表》問卷。隨后體檢醫生將通過《標準化發育篩查》工具,與兒童進行一對一互動觀察評估。
“這種‘雙軌并行’的篩查模式,既重視家長日常觀察,又結合專業醫學評估,確保篩查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張麗娟介紹,家長參與很重要,因為家長是最了解孩子日常行為表現的人。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點關注孩子的社交互動和行為表現,如出現以下7個警示信號,應引起警覺,并及時尋求專業評估——
(1)叫孩子名字時,他沒有反應;
(2)孩子見人不會微笑;
(3)孩子老喜歡獨處,不會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4)孩子在某些方面顯得特別“早熟”;
(5)孩子不喜歡玩具,似乎不太明白如何玩玩具;
(6)孩子常常踮著腳走路;
(7)孩子對某些聲音或物體出奇地感興趣。
在此,張麗娟特別提醒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0—6歲的成長關鍵期,要多陪伴孩子,經常與孩子互動,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建立安全依戀,同時在2歲前盡量避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2歲后也要嚴格控制使用時間。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