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個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與幸福感”,口號為“創造高質量的糖尿病生活”,旨在呼吁將糖尿病患者的整體幸福感置于護理的核心,而不僅僅關注血糖,從而進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糖尿病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出現糖尿病典型癥狀并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的人,可以診斷為糖尿?。?/p>
1、一天中任意時間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二、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和/或胰島素作用的缺陷,會引起糖類、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異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血管、心臟、神經、腎臟、眼等組織器官的慢性并發癥,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
三、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齡≥40歲;
2、有糖調節受損史:空腹血糖受損(空腹靜脈血糖6.1~<7.0mmol/L)或糖耐量受損(OGTT負荷后2小時血糖≥7.8mmol/L~<11.1mmol/L);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4、靜坐生活方式;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比較:高血壓為一、二級親屬);
6、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
7、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郁藥物治療的患者。
四、糖尿病預防
1、養成合理膳食、經常鍛煉、戒煙限酒的健康生活方式;
2、盡早篩查:
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建議至少每2年測1次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有糖調節受損史或肥胖的,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危險因素干預,建議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時血糖;
3、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使超重肥胖者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或體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至58%。
五、糖尿病患者的綜合治療
1、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健康教育和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的五項綜合治療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壓、調整血脂和控制體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控油、減鹽和增加體力活動,可明顯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監測應在專業醫生和/或護士的指導下開展;
4、積極治療糖尿病,平穩控制病情,延緩并發癥,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5、加入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組,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互相鼓勵,共同面對糖尿病帶來的挑戰。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