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正在接受康復訓練。由受訪單位供圖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康復醫學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認可和接受 。康復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原本臥床不起的患者有了再站起來的可能,原本四肢癱瘓的患者也有了回歸生活的希望。近日,在桐鄉三院的康復科,就上演了這樣一個“癱瘓患者重新站立起來”的故事。
前段時間,67歲的老沈在騎電動車時不慎摔倒,造成頸脊髓損傷,被確診為脊髓中央束綜合征。當時老沈四肢麻木,無法活動。術后1周出院時,他仍感覺四肢無力,雙腿不能下地,猶如踩在棉花上一般,雙手也無法抓握物體。另外,他還有感覺障礙、二便障礙,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靠導尿管排泄。
在熟人的介紹下,老沈來到了桐鄉三院的康復科。 “我現在連小便都解不出來,躺在床上一動也動不了,我肯定是好不起來了。”剛來康復科的時候,老沈時常焦慮不已。
“老沈,根據你目前的病情,康復團隊給你制定了一整套康復訓練計劃,只要你配合醫生,好好治療、訓練,你肯定可以恢復。”入院后,康復團隊一方面鼓勵老沈提高康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針對其病情開展積極有效的康復訓練和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運動療法、作業治療等。
開始康復訓練的第2天,康復治療師引導老沈在頸托保護下訓練坐起。經過循序漸進的運動治療,第5天,老沈已經可以獨自站立;第8天,老沈便能獨立行走。“我又能站起來走路了,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在站起來的那一刻,老沈激動到淚流滿面。
經過19天的康復治療,老沈順利拔掉了導尿管,大小便恢復了正常,雙手也已經能獨立進食。目前,老沈生活能夠自理,達到了最佳的康復效果。
醫生介紹,脊髓損傷對患者來說,除了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還會導致神經源性膀胱,其后果帶來的不僅是小便排空障礙,久治不愈還會引起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待患者病情平穩后,早期的介入康復治療非常關鍵,越早開展康復,療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