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患者治療 受訪單位供圖
連日的高溫天氣,讓很多市民的脾氣也跟著氣溫“上升”,不僅會出現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還容易引發“路怒”等,影響到生活的很多方面。
近日,記者從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期創傷性患者的數量增加明顯,包括摔傷、扭傷、擦傷以及交通傷等,幾乎每天都有三四例,其中最多的一天,接診了10多例。
“研究表明,高溫對人的情緒和行為有較大影響,會導致攻擊性和情緒不穩定的增加。”嘉興市康慈醫院城區分院主任費玉娥介紹,高溫天氣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容易讓人的情緒控制能力變差,在突發狀況時不能恰當地應變,這也可能是近期高溫下各種意外事故導致創傷增加的原因之一。
同時,夏季悶熱會使人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缺氧癥狀,而這種生理上的變化使人感到不舒服時,大腦通常會改變人的情緒和行為,又會引起情緒的緊張、煩躁。另外,高溫也會影響褪黑素分泌,造成人的睡眠節律紊亂,從而導致人體出現白天困乏,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速度下降等情況。
這種情況被稱為夏季情感障礙綜合癥,也就是俗稱的“情緒中暑”。費玉娥表示,“情緒中暑”的主要癥狀是心情煩躁、好發脾氣、思維紊亂、對事物缺少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不少人會因一些小事而大動肝火,還有人可能會出現對自我的攻擊、自我傷害的行為。近期康慈醫院門診也接診了不少涉及家庭暴力、自殘等行為的患者。
費玉娥還提醒,嚴重一點的“情緒中暑”容易發生在高溫作業者身上,當一個人長期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時,會影響我們的“情感看門人”,因此容易在情緒上產生焦慮煩躁,甚至絕望感。
那么,如何改善夏季不良情緒,預防“情緒中暑”發生呢?醫生表示——
第一、盡量遠離高溫環境。有條件的市民,在最熱的時段最好開啟空調、風扇等制冷設施,此外還可以前往裝有制冷設施的公共區域,比如圖書館、商場等。如果是戶外工作者,戶外作業時要避開最熱的時段,盡量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第二、注意合理飲食。日常膳食盡量減少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并注意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此外,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瘦肉、牛肉、雞蛋、豆腐等 食物,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緒。
第三、要保證睡眠。睡眠對人體的情緒影響較大,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白天精力充沛、情緒穩定。因此,盡量不要熬夜,也不要日夜顛倒。
第四、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意識到自己情緒不佳時,可以嘗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者能讓人開心的事情,比如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趁早晚天氣合適,去戶外走走,感受下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第五、如果情緒或睡眠問題比較嚴重,難以自我調節,請向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借助專業的咨詢或治療,改善情況。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