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第三周是第9屆全民營養周。今年,全民營養周的傳播主題為“合理膳食 食養是良醫”。除了推廣普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信息、今年的全民營養周還對成人高脂血癥、成人高血壓、成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食養”做了重點介紹。
粗糧,和日常生活中的“食養”息息相關,它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預防關聯密切。很多關于飲食健康的宣傳中都會提到說多吃粗糧有益于身體健康,那是不是多吃粗糧就多多益善?吃粗糧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吃粗糧才健康?
所謂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它主要包括谷物類(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養麥等)、雜豆類(綠豆、紅豆等),以及塊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等)。與粗糧相比,精白米和精白面因為加工更精細,所以損失了一部分營養成分,最嚴重的當屬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粗糧的加工相對簡單,更多的保存食物原本的營養成分。因此,淀粉、膳食纖維素、微量元素,B族維生素都比“細糧”更豐富。
經常吃粗糧的好處
吃粗糧的好處還真不少。減少脂類的吸收,由于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素,可以在脂肪的消化過程中,減少消化道對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脂類營養成分的吸收,預防身體肥胖和高血脂癥的發生。
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原來,粗糧中所含的淀粉類物質分解較為緩慢,再加上膳食纖維的存在,能夠延緩碳水化合物在分解成葡萄糖之后被身體吸收的速度,維持餐后血糖的穩定,進而保持人體胰島素分泌的穩定,對中老年人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以及幫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有重要作用。
增加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在消化道內吸收大量水分,同時刺激腸道蠕動增加,有利于攜帶更多的代謝廢物排除體外,預防便秘。
雖然經常吃粗糧好處很多,但也要注意科學合理的攝入。
特殊人群不宜多吃
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因為粗糧會降低人體蛋白、脂肪、糖類的吸收和利用率,引起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營養不良。老年人、嬰幼兒: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退、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粗糧除了會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外,大量的纖維還會對胃腸造成負擔。
缺鈣、缺鐵嚴重的人群:因為粗糧里含有豐富的植酸鹽和磷酸鹽,會與鈣、鐵等元素結合形成難溶物,妨礙機體吸收;有嚴重患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如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胃腸潰瘍的人,大量進食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此外,食用粗糧還要注意方式方法:
粗糧最好是與精白米、精白面配合食用,做到粗細搭配。烹制粗糧最好的方法是選擇隔水蒸,粗糧的健康之處就在于它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和膳食纖維,蒸煮能最大可能地保留粗糧的營養成分。
吃粗糧也要注意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吃谷類食物200~300克,其中粗糧及全谷類制品攝入在 50-100 克;每人每天吃薯類食物50~100克。
需要提醒的是,血糖偏高或是糖尿病患者,粗糧雖然有穩定血糖的作用,但是久煮的粗糧粥,榨汁機或破壁機制作的粗糧飲料都不適宜血糖高的人喝。雖然這些制作保留了粗糧的營養成分,讓營養成分更容易吸收,但其中的糖分因久煮和榨汁等手段,變得更易吸收,失去了粗糧本身穩定血糖的作用。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