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正在接受治療 受訪單位供圖
吃藥有講究,不能隨便吃,更不能隨便不吃。最近,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就接診了2名由于不正確服藥的患者。
近日,一名70多歲的老年患者被收進了ICU,當時,患者出現了乏力、腹部不適、嗜睡等癥狀。經過檢查發現,患者的PH值(酸堿度)降到了7.06,處于危急值狀態(正常7.35-7.45),PCO2(二氧化碳分壓)只有13mmHg(正常35-45mmHg),考慮為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急診生化檢查結果也提示,患者肌酐高、高鉀,表現為嚴重腎功能衰竭及休克。
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究竟是怎么回事?醫生經過詢問才發現,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平時吃藥不規律,想到就吃幾顆,忘了就不吃了,平時對血壓、血糖也從不監測。就診那天下午,患者還喝了半斤白酒,喝完沒多久就感覺頭部脹痛乏力、腹痛腹瀉等,且不適癥狀逐漸加重,被送進醫院。
目前,經過對癥治療,該患者已脫離危險,轉入內科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誰知,幾天后又有一名患者因服藥不當入院。患者李大伯(化名)在1周前出現了左腳疼痛情況,結合自己的痛風病史,他想自己應該是痛風發作,就根據以往經驗拿出了家里的秋水仙堿片,并擅自按照一次一片,一日三次的用量服用。
就這樣吃了6天后,李大伯的腳確實不痛了,但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只得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后發現,李大伯肝、腎功能都出現問題,肌酐竟高達326umol/L(正常44-133u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300U/L(正常9-50 U/L),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233U/L,(正常15-40 U/L),被確診為秋水仙堿片過量引起的急性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李大伯很驚訝,以前也這樣吃過,這次為什么就過量了呢?醫生介紹,秋水仙堿片是用于痛風急性發作的,但秋水仙堿片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十分接近,易產生副作用。
一般來說,建議秋水仙堿片在痛風發作的24-48小時內服用。據《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記載,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建議服用秋水仙堿首次劑量1mg ,1小時后追加0.5mg,12小時后改為0.5mg ,每日一次或者每日兩次服用,直到癥狀緩解。
醫生介紹,用藥前要先咨詢專科醫生,千萬不要自行用藥。此外,服藥一定要謹遵醫囑,比如,藥物注明“飯前或飯后”的,以及劑量減半等相關服用注意事項的,都要嚴格遵守,不然會影響藥效發揮。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