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約上三五好友,在街邊小攤、夜市、大排檔口……來點口味蝦、油爆蝦、鹵蝦,再配上冰爽的啤酒,是不是感覺超級愜意?
其實,小龍蝦的“網紅”之路一直爭議不斷。“重金屬超標”“有寄生蟲”“好多毒素”……很多人說小龍蝦不能吃。小龍蝦真的有毒嗎?能不能吃呢?桐鄉市疾控中心來給大家解答。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于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紀30年代經日本引入到我國。小龍蝦擁有強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即便生活在污水中,也能生存甚至繁衍后代。
小龍蝦有重金屬污染嗎?小龍蝦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但是重金屬含量具有明顯的部位差異,蝦頭包括蝦的胃、肝臟、心臟、胰臟等器官,需要完成代謝功能,重金屬含量確實比蝦肉高一些,也是微生物寄生蟲的藏身住所。
如果你曾細品蝦頭,也不用太緊張。從一個健康人一年吃小龍蝦的頻次和總量看,對機體產生危害的可能性不大。不過穩妥起見,建議以吃蝦肉為主,尤其是幼兒孕婦和體弱多病者。
小龍蝦是否攜帶寄生蟲?蛙、螺、貝、魚、蝦等水生生物都有可能攜帶寄生蟲,所以,小龍蝦里含有寄生蟲并不特殊。據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小龍蝦體內一般沒有寄生蟲,有部分人認為小龍蝦體內有寄生蟲,也就是肺吸蟲囊蚴,人吃了之后會感染肺氣腫,但不管有沒有寄生蟲,高溫烹煮是消滅寄生蟲簡單而有效的法寶,小龍蝦里常見的肺吸蟲等寄生蟲也不例外。
“蝦黃”是蝦屎還是蝦籽?所謂的“蝦黃”其實是蝦的消化腺,也就是肝臟、胰臟等。蝦有個排泄孔在頭部下方,這個排泄部位是負責排尿的,另一個是尾部肛門,負責排其他消化產物。所以,我們平時所看到的“蝦黃”并不是蝦屎。
既然不是蝦屎,這些“蝦黃”能吃嗎?在這里要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由于膽臟是解毒器官,也容易富集重金屬,會攜帶一些寄生蟲。所以,保險起見,“蝦黃”還是少食為好。
另外,母蝦在繁殖季節產生的蝦籽一般是淺黃色或者金黃色的,和肝胰腺產生的“蝦黃”難以分辨,所以平時吃小龍蝦時吃進去的“蝦黃”,大概率并不是蝦籽。
此外,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小龍蝦基本為人工養殖,野生的比較少。加上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愈來愈強,相關標準也日益完善。根據近幾年相關省市的市場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市售的小龍蝦鉛汞砷等重金屬、農獸藥殘留含量均在安全范圍內。只要小龍蝦是正規來源、徹底煮熟,就不必過于擔心安全問題。
新聞鏈接
小龍蝦怎么吃才健康?
1.選擇正規銷售渠道
選擇合法售賣的小龍蝦,不要貪便宜購買不明出處的小龍蝦;在外吃小龍蝦時,建議選擇信譽較好的中大型餐廳,保證食品安全,不要購買街頭流動攤販或無證經營的小龍蝦。
2.安全處理小龍蝦
建議先把小龍蝦放在清水中,讓其吐凈身體中的泥沙和其他雜質。清洗小龍蝦時,請先將鰓、細爪剪掉,然后將蝦體背上的黑色腸線抽掉,用小刷子將蝦殼刷洗干凈。
3.高溫現煮不生吃
因為小龍蝦可能攜帶寄生蟲,所以要避免生吃和半生吃蝦,一定要煮熟煮透,烹調溫度一定要達到100℃,并且持續加熱15分鐘以上使其完全熟透。如果小龍蝦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更要適當延長加熱時間,冷藏后蝦殼變硬,延長烹飪時間才能熟透。
同時,相比隔夜飯菜,小龍蝦因為蛋白質含量更高,細菌滋生會更快,更容易腐敗變質,因此盡量不要過夜存放。
4.吃蝦節制不過量
小龍蝦雖然美味,但屬于高蛋白食物,過量食用會造成消化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對于尿酸較高、過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龍蝦會增加痛風、過敏的風險。此外,小龍蝦烹飪時常重油重辣,過量食用也會增加腸胃負擔。
5.避免同飲啤酒
小龍蝦和啤酒并非大家認為的絕配,兩者一起食用可能導致小龍蝦的嘌呤核苷酸大量分解,經人體代謝后產生大量尿酸,從而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6.出現異常請及時就醫
食用小龍蝦期間,要避免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的危險因素,如酗酒、過量運動、服用敏感藥物等。如果進食小龍蝦后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