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在為患者注射狂犬疫苗
進入3月,天氣逐漸轉暖,被貓狗咬傷的患者也比平時多了起來。3月8日上午,桐鄉市民小楊(化名)就因為一早被狗咬傷,前來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接種狂犬疫苗。
早上,小楊在單位大院發現小狗很興奮、活潑,一個勁地在他身邊蹦來跳去。于是小楊邊給它喂食,邊逗它玩耍,誰知一個不注意,小楊右手的中指就被小狗咬了一口。
雖然小狗馬上松口了,但小楊的手指還是破了皮,并且有少許滲血。在同事的建議下,小楊立刻來到了醫院就診。該院急救醫學中心外科醫生沈忠芳告訴小楊,動物咬傷后只要出血,無論傷口大小都建議第一時間接種狂犬病疫苗,以防萬一。
此前,該院也接診過患者由于沒有及時前來接種狂犬疫苗,最終因狂犬病發作而死亡的案例。醫生介紹,該患者在腿部被狗咬傷10多天后,出現了雙腿麻木、全身疲乏等情況,當時以為是過度勞累所致。結果患者第二天出現了頭暈、頭痛和發熱,并伴有恐水、怕風等癥狀,后經確診感染了狂犬病毒,不到半個月患者就死亡了。
據了解,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咬傷傳播,也可由帶病毒犬的唾液,經各種傷口和抓傷、舔傷的黏膜和皮膚入侵,少數會在宰殺、剝皮、切割等過程中被感染。
目前,狂犬病并無有效的治療手段,一旦感染后發作,死亡率幾乎達到100%。但如果在被咬傷后立刻清洗傷口和接種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防止傷口感染和發病。
醫生介紹,近年來養寵物的家庭也比較多,除了常見的被貓狗咬傷,還有被倉鼠、兔子、烏龜等動物咬傷的案例。建議市民在與寵物玩耍、互動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防護。尤其是入春后,很多動物進入發情期,不要過分逗弄寵物,以防被咬傷或抓傷。
一旦出現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可以先用流動水或肥皂水至少沖洗15分鐘,或用碘伏消毒,再前往醫院就診,根據醫生診斷,進行疫苗接種和相關治療。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