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李阿姨的老伴生病住院,她在醫院照顧、陪伴老伴,然而沒幾天,她總是感到不開心、緊張和焦慮,甚至生理上也受到了影響,出現了渾身無力、沒胃口和失眠等癥狀。原來李阿姨患上了老年抑郁障礙,經治療后好轉。
什么是老年抑郁障礙?
和上次一樣,丈夫生病后,李阿姨的疾病也復發了。她感到自責、擔心,同時又覺得胸悶、乏力、頭暈,也沒有食欲、吃不下飯。康慈醫院老年心身障礙科主任江紅霞告訴記者,李阿姨的情況屬于典型的老年抑郁障礙。
老年抑郁障礙是指首次發病于老年期(60歲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種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思維遲緩、行動遲滯和軀體不適等。
老年抑郁障礙還有哪些表現?
江紅霞介紹,部分老年抑郁障礙并不直接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低落,而是表現為軀體的不適和疼痛等,因此很多患者不相信自己患上了抑郁癥。
江紅霞接診過的患者老王,是一位67歲的退休老人。他原本身體健康,有空還會去公園打打太極,享受舒適的退休生活。半年前,老王的兩位朋友接連因胰腺癌和肺癌去世,他心情低落,經常跟老伴念叨“人生無常”,但家里人也沒有過多在意。近2個月以來,老王總是沒有胃口、肚子痛、身體不舒服。在家人的陪同下,老王接受了胃腸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除了淺表性胃炎,并無其他問題。
但在檢查和治療后,老王依然覺得惡心、沒胃口、胸悶、心慌。原本開朗的老王覺得自己疾病纏身,吃不下、睡不好,連家門也不出了。短短一個月時間,老王就消瘦了十幾斤。于是,家人帶他來到了康慈醫院,經過各項檢查,老王被確診為老年抑郁障礙。
江紅霞介紹,她接診過不少像老王這樣的老年患者,他們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甚至不治之癥,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都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這種情況被稱為疑病妄想,也屬于老年抑郁障礙的癥狀之一。
那么除了這些,老年抑郁障礙還有哪些癥狀呢?可以與下列癥狀進行對比參考——
·失眠
·心情持續異常,情緒反應遲鈍,或者低落,焦躁不安
·思維遲緩,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做事無決斷力
·認知損傷,假性癡呆
·對各種事件缺乏興趣,行動力減退
·伴有妄想,疑病,總感覺身體不適,如:心慌,頭疼,喘不過氣,沒有力氣等,經過醫學檢查并沒有器質性問題
·強迫行為
·淡漠、沒力氣,動作遲緩
如何對待和治療老年抑郁障礙?
“針對老年抑郁障礙,一般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緩解。”江紅霞提醒,此外還要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運動和充分的營養攝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關心和關注。
老年人在退休后,日常生活發生了變化,原來忙碌、充實的生活突然變得空虛,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感下降。此外,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也不如之前,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器官功能減退,這些變化容易讓老年人的身心受到雙重打擊。
面對這些問題,家人應該給予老年人多一些關心和關懷,通過陪伴、聊天溝通等方式,讓老年人能在家人的關懷和溫暖中紓解不良情緒。如果有精力,還可以選擇飼養寵物等方式,排解老年人的孤獨感。
同時,家人應鼓勵老年人多出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培養興趣愛好,比如跳廣場舞、練太極、學習書法繪畫等,一方面可以強身健體,另一方面也能結交一些同齡好友,保持身心愉悅。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