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簡介
沈林興,桐鄉市中醫醫院針灸康復推拿中心主任,主任中醫師。浙江省基層名中醫、嘉興市基層名中醫、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江西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委員、浙江省針灸學會理事、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委員。從事針灸推拿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長頸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關節病及內科疑難雜癥方面的中醫診治,開展冬病夏治中醫特色治療已10余年。
作為市中醫醫院針灸康復推拿中心的一名醫生,沈林興最常打交道的就是一根針、一把小針刀。從醫20多年來,他憑借一針一刀,為無數患者解除痛苦。而一針一刀背后,是沈林興幾十年如一日不斷精進醫術、積累經驗,解除患者病痛,彰顯醫者仁心。
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為精進針法,沈林興常拿著一個紙團和一根針練習。“手指上的功夫很關鍵,只有堅定有力,才能快速進針,讓患者減少痛苦,提高療效。”沈林興邊說邊演示著針灸手法。而如果手法和用力不對,不僅影響療效,醫生自己也容易受傷。
至于推拿中滾、按、揉、推、拿等手法,他練習就更頻繁了。此外,沈林興日常還堅持練習八段錦和太極,保證自己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在診療過程中有恰好的力道。
跨越300多公里的信任
近日,家住溫嶺的葉女士(化名)感覺肩頸處酸痛不已。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遠在300公里以外的桐鄉醫生沈林興。
這份來自溫嶺的信任,還得從2年前葉女士的一次就診經歷說起。彼時,葉女士左手大拇指患腱鞘炎多年,從一開始的手麻到后來大拇指不能彎曲、轉動,多方治療,效果卻并不明顯,這成了困擾她的一個心病。
后來,她聽在濮院經商的朋友說起,桐鄉市中醫醫院醫生沈林興曾為其治好了腱鞘炎,因此建議葉女士來桐鄉治療。雖然朋友對沈林興的醫術贊不絕口,但溫嶺到桐鄉車程要3個多小時,平時工作又忙,這讓葉女士心里躊躇不定。
但因疾病苦痛,最終她還是找到了沈林興。經過檢查、問診,沈林興為她實施了局麻下小針刀松解術。經過近15分鐘的治療,葉女士的疼痛有所緩解,大拇指也能自如活動。
完成治療后,葉女士左手上只多了一張創口貼,無須吃藥,也不用貼膏藥。1個月后,葉女士在回訪中高興地說,腱鞘炎已痊愈,這一趟遠門太值了。此后,葉女士只要碰到朋友有腱鞘炎方面的困擾,都會第一時間將沈林興推薦給對方。
沈林興介紹,小針刀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微創治療方法,以松止痛、疏通氣血,主要是通過小針刀深入到病變處,將那些粘連、緊張的筋膜、韌帶和肌腱進行切割、分離和解壓,讓本來僵硬的部分放松,達到治療目的。該治療方式常用于腱鞘炎、筋膜炎、頸腰椎病等疾病,具有損傷小、療程短、療效好的優點。
“實施好小針刀療法,對醫生的要求很嚴格。”他解釋,醫生既要對解剖學十分熟悉,也要對患者整體疾病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一根針治好“獨眼龍”
70多歲的市民老姚退休后一直身體健康,然而不久前,他的左眼無緣無故睜不開,多次尋醫問藥也無法痊愈。
“有醫生跟我說,這個病治不好。難道我要一直做‘獨眼龍’?”在朋友的介紹下,他找到了沈林興。
經檢查,沈林興發現患者左眼是典型肌無力,是眼周神經麻痹而導致。后來,經過多次針灸治療,患者左眼逐漸能睜開。最終,在接受20次針灸后,老姚的眼睛徹底恢復。“之前花了好幾萬元都沒用,沒想到針灸把我治好了。”左眼重見光明后,老姚激動不已,給沈林興送來錦旗。
“針灸療法對三叉神經痛、面癱等神經類疾病,有‘針到病除’的療效。”沈林興介紹,今年夏天很炎熱,不少市民對著空調吹風,受涼后出現面神經癱瘓等癥狀,在經過藥物與溫針灸治療,以及局部臉部電針治療之后,都能恢復正常,且不留下任何后遺癥。
靠推拿根治“歪脖子”
兩年前,市民林先生(化名)喜得貴子、開心不已,然而家里人卻發現寶寶佳佳(化名)一直朝左邊歪著脖子,幫他擺正后還會繼續歪,嘗試多次也無法糾正。
幾天后,林先生夫婦帶孩子來到沈林興診室,經檢查,并結合B超提示,孩子胸鎖乳突肌上有腫塊,被確診為肌性斜頸。該疾病如采用手術治療,要等到孩子1歲之后才能開展,如果不放心手術,可以嘗試一下小兒推拿的保守治療法。
“孩子這么小,怎么舍得讓他做手術呢?”經過權衡,林先生一家決定先嘗試保守治療。此后,林先生每隔一天就帶孩子進行15至20分鐘的推拿治療,每10次為一療程。經過近3個療程的治療后,孩子的腫塊消失不見,斜頸癥狀隨之好轉。
如今,小佳佳已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曾經的斜頸沒有給他留下任何后遺癥。
近年來,市中醫醫院的針灸推拿中心在沈林興的帶領下,不斷繼承和發揚浙北名醫、明代御醫凌漢章“凌云神針”的針灸技法,在傳統中醫針灸療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充分發揮針灸、推拿、針刀、中藥、熏洗、穴位貼敷等技術,為全市患者開展各類急慢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診療,療效顯著,被評為國家基層重點建設學科、嘉興市中醫藥重點學科。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