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少人有過患膽囊結石的經歷。但你可能想不到,小小的膽囊結石竟能誘發膽囊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近日,市民陳女士因為頸部出現腫塊,且引發不適前來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汪新田觸診發現,該患者左鎖骨上方有多處淋巴結腫大,腫塊質地較硬且相互融合。
根據頸部淋巴結穿刺活檢顯示,陳女士的頸部腫塊為轉移性腫瘤,那么是何處轉移而來的呢?病理檢查結果提示膽道及胰腺來源可能性大。在隨后的腹部增強CT檢查中,發現患者膽囊充滿結石、膽囊萎縮、膽囊壁增厚,綜合血液等其他相關檢查結果,陳女士被診斷為膽囊癌伴左頸部淋巴結轉移。
也就是說,陳女士在幾年前患上了膽囊結石,因為沒有積極治療,膽囊結石誘發了膽囊癌,并且發生了轉移。“膽囊結石不是會很痛嗎?為什么我從來沒有痛過?”陳女士滿是疑惑。
“這種無癥狀的膽囊結石,被稱為‘靜止性結石’。”醫生介紹,有將近一半的膽囊結石患者可能不會出現疼痛感,而不會疼痛的膽囊結石就像一個沉默的“殺手”,可能會在幾年里從膽囊結石變成膽囊炎,再變成膽囊癌。因此,醫生建議市民要定期體檢,一般通過彩色超聲就可以確診膽囊結石。
據了解,膽囊癌同時伴有膽囊結石患者占31.6%,膽囊癌的發生與結石的大小關系密切,結石越大膽囊癌的發生率越高,當結石的直徑大于30毫米之后,膽囊癌的發生率高達10%。
同時,膽囊癌是一種侵襲性很強的惡性腫瘤,具有淋巴結轉移早、可直接浸潤肝組織、易發生腹腔種植和血行轉移的特點,5年生存率小于5%,平均生存期為5至8個月。因遠期療效差于肝癌及胰腺癌,是名副其實的“癌中之王”。因此,患有膽囊結石的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目前臨床上對于膽囊結石的治療,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
醫生提醒
近年來,膽囊結石發病率越來越高,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飲食是關鍵。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一定要保證三餐規律飲食,切不可不吃,尤其是早餐,一定要按時食用。因為夜間人體的肝內膽管會分泌大量的膽汁儲存在膽囊里,如果不吃早餐,膽囊不收縮,不將膽汁排入腸道,大量的膽汁會在膽囊內淤積,很容易形成膽囊結石的小結晶;第二,不要暴飲暴食,同時減少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攝入。高脂食物攝入后會引起膽汁大量分泌和排出,加重膽囊負擔,還會引起膽囊粘膜損傷,誘發形成膽囊結石。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