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家孩子長了這么多痘痘,能治嗎?會留疤嗎?”近日,16歲的小敏(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前往市皮膚病防治院就診,只見小敏臉上長了不少丘疹,疹子上還有白色的膿頭。
“這屬于二級中度痤瘡,已經有炎癥了。”該院皮膚科醫生錢利興告訴她們,可以通過外敷消融粉刺和內服消炎藥進行治療。
看到醫生開了四周用量的消炎藥,小敏媽媽有些不解。“一般青春痘是由丙酸桿菌引起,必須進行小劑量、長療程的治療。”錢利興解釋。
“最主要是生活習慣的改善。一定要注意忌口,少吃或不吃甜、油、辣的食物及各類奶制品。”錢利興邊開藥邊提醒小敏,“此外,要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暢。”
11至26歲是痤瘡的高發期,其中14至18歲期間發生的痤瘡被稱為“青春痘”。據悉,進入暑假以來,該院皮膚科每天都會接診不少受“青春痘”困擾的青少年患者,不少患者還存在自卑心理。
“一般會從額頭開始冒痘,慢慢移至下巴、頸部。”錢利興介紹,85%左右的人群會遇到“青春痘”的煩惱,但多數是粉刺,情況不嚴重。也有部分人群由于遺傳等因素,“青春痘”來得特別猛烈,會出現紅腫、膿包,甚至是囊腫,時間長了之后還會出現疤痕、色沉等影響顏值的情況。
那么,得了“青春痘”后,除了飲食、睡眠等習慣的改善,是否需要多使用潔面類產品呢?錢利興不建議這么做,他表示,過度使用潔面產品容易破壞臉部油脂膜,導致水油失衡,加劇臉部出油。
“建議青少年用清水洗臉,如要使用潔面產品,一周2至3次為宜。”錢利興建議,“使用完潔面產品后,應及時用水乳涂臉。”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