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急救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已成為社會共識,但是“知道”和“做到”之間還有很大距離。急救知識并不是醫務人員的“專利”,“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只有當急救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懂急救,人人會急救,我們生活的環境才會更加安全。
這些急救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快來了解一下吧!
AED相關知識你了解嗎?
什么是AED?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英文縮寫,它可以自動分析患者心律,識別是否為可除顫心律。如為可除顫心律,AED可在極短時間內發放出大量電流經過心臟,以終止心臟所有不規則、不協調的電活動,使心臟電流重新自我正?;?,被譽為心搏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
AED的使用方法:
AED便于攜帶,操作簡單,不同品牌和型號的AED操作方法可能略有差異,非專業急救人員經過培訓后可以安全使用。
一、 開啟AED
打開包裝,取出AED,打開電源開關,按照語音提示操作。
二、貼放電極片
1.成人電極片貼放位置
根據AED電極片上的圖示,將一片電極片貼在患者裸露胸部的右上方(胸骨右緣,鎖骨之下),另一片電極片貼在患者左乳頭外側(左腋前線之后第五肋間處)。
2.嬰兒和兒童電極片貼放位置
將兩片電極片分別貼在嬰兒和兒童的胸前正中及背后左肩胛處,體格較大的兒童也可如成人的位置貼放電極片。
注意:如果現場有兩名施救者,在一名施救者實施心肺復蘇的同時,另一名施救者開始操作AED,不能因為貼電極片而中斷心肺復蘇。
三、AED分析心律
AED分析心律時,施救者語言示意周圍人不要接觸患者,大聲呼喊“請不要接觸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
四、電擊除顫
如果AED建議除顫,需要再次確認所有人員均未接觸患者。待AED完成充電后,按下“電擊”按鈕放電或AED自動放電除顫。
如果AED提示不需要電擊除顫,如有必要,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五、除顫后繼續進行心肺復蘇
電擊除顫后,立即繼續實施心肺復蘇。5個循環后AED會再次自動分析心律,確定是否需要繼續除顫。
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患者恢復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專業急救人員到達。
六、使用AED的注意事項
1.在貼放電極片前,應先清除患者過多的胸毛,確保電極片與皮膚貼合緊密。
2.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過多的水分或汗液,然后再貼放電極片。
3.不能在水中或金屬等導電物體表面使用AED。如果患者躺在水中,要先將患者抬出,并擦干胸部再使用AED。
4.避免將電極片貼在患者植入式除顫器、起搏器和藥物貼片上。
哪里有AED?
很多城市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配有AED,如地鐵站、機場、火車站、學校、體育場館、大型購物中心、賓館和寫字樓等。
心肺復蘇你做對了嗎?
一個人如果突然心臟停止跳動,時間以秒計算,那么,他會經歷些什么呢?5-10秒,意識喪失,突然倒地;15-30秒,昏厥或全身抽搐;30-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漸停止;3分鐘,腦水腫;4-6分鐘,腦細胞死亡;8分鐘,腦死亡。
心臟驟停后的4分鐘是急救的黃金時間,所以早評估、早呼救、早復蘇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法則。心肺復蘇(CPR),作為心臟驟停后急救的重要措施,呼吁更多人學習掌握。
心肺復蘇急救整體流程:
一、判斷患者意識:雙手輕拍患者肩膀,在雙側耳旁呼喚患者,看是否有反應,如無反應,則表明意識喪失。
二、判斷患者呼吸:若患者無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約10秒,(醫務人員需同時判斷頸動脈搏動),說明心臟驟停,需要馬上開始心肺復蘇。
三、呼救:尋求周圍人幫助,請專人撥打120,請專人幫忙找附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四、立即心肺復蘇:人工胸外按壓(Circulation)——保持氣道通暢(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
人工胸外按壓步驟:
一、用力快速胸外按壓30次:讓患者仰臥在平實的硬質平面上,頭部與軀干處在同一平面。交疊雙手,上身前傾,雙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節奏地按壓30次。
按壓位置:雙乳頭連線與胸骨交界處
按壓手勢:一只手掌壓在另一手背上,雙手交叉互扣。
按壓深度:成年人5-6厘米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
注意:若患者是老人,應避免用力過大,損壞骨頭,甚至進一步危及內臟。另外,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間隔時間不超過10秒。
二、人工呼吸2次:一手置于患者額部,向下壓;另一只手食指與中指放在患者下頜處,向上抬。
注意:嘴角與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
清理患者口腔中的異物(如假牙或嘔吐物等)。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吹氣的量,只需按照平時呼吸的量即可;每次吹氣,大約持續1秒;吹氣時,看到患者胸腹部有微微起伏即可。
三、持續重復上述兩個步驟: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共5次循環。
注意:若出現以下情況,可停止CPR。
1.CPR生效:患者恢復心跳、自主呼吸和脈搏搏動,患者有反應或者呻吟。
2.CPR無效:持續超過30分鐘的CPR后,患者的呼吸與脈搏都沒有恢復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3.已找到AED(自動體外除顫儀),迅速除顫,或有專業醫護施救人員趕到。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