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期以來,新冠重癥、危重、死亡病例似乎湊巧地“找上”一類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老年、未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種。
這樣的“巧合”在多個國家、地區的數據統計中高頻次出現。到底頻次有多高?看似“巧合”的幾率到底有多大?相關專家梳理出3大方面的比較數據。
老年人與年輕人比:252倍
面對新冠病毒,老年人是一個脆弱的群體。
“其實不管什么樣的傳染病,最容易侵犯到的重點人群中總會有老年人。”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給出兩方面原因,一是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免疫力下降,二是老年人合并基礎性疾病比較多、影響更嚴重。
脆弱是“板上釘釘”了,那么和青壯年們比較起來,究竟會脆弱到什么程度呢?很多國家都進行了相關比較研究。
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援引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數據給出了詳細的分層比對——相較于18-29歲的年輕人,65-74歲人群的住院風險提高了4倍、死亡風險提高了65倍,75-84歲的人群住院風險提高了8倍、死亡風險提高了140倍,85歲以上人群的住院風險提高了12倍、死亡風險提高了340倍。
死亡風險提高數百倍,可能很多人沒有具體的概念。打個跨界的比方,一個足球場那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平均3300年發生一次,人的好幾輩子也遇不上一次,如果撞擊風險提高300倍,那么可能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人一輩子能撞上好幾次。
來自香港的數據印證了這個研究結果:在香港奧密克戎疫情當中,60歲以上人群死亡風險是30歲以下人群死亡風險的252倍。
可見,遇到新冠病毒,老年人的死亡風險大幅增加,無益于“裸奔”,這也是為什么多地新冠病例死亡平均年齡超過70歲。
接種三針與未接種比:76倍
在誘發新冠重癥和死亡的危險因素中,高齡和慢性基礎性疾病這兩個因素是無法改變的。那么,這部分人群在新冠病毒面前就只能“裸奔”嗎?
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新冠疫苗尤其是接種第三針能把脆弱的人“武裝”起來。
香港衛生署發布的截至5月4日的最新數據顯示,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總死亡率為3.04%,接種三針疫苗的人群總死亡率僅為0.04%,相差76倍。這意味著接種三針新冠疫苗將大大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可能性。
無疑,數據中的最大差距來自“老少比”,被三針新冠疫苗“武裝”起來的青壯年們,死亡人數一欄已經被“0”牢牢占據,而未完成疫苗接種的8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數卻高達5853。
內地的數據也反復印證新冠疫苗的“武裝能力”。在吉林某定點醫院接受治療的重癥和危重癥患者中,未完成疫苗兩針接種的比例為85%左右。
單看80歲以上:177倍
前面說到,在香港的最新數據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8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數高達5853。
數以千計的80歲以上老年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這樣的局面有沒有轉機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接種三針新冠疫苗之后,80歲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非常值得關注。”
數據顯示,接種三針新冠疫苗后,80歲以上香港老人死亡人數從數千人猛然降至33,該數字為未完成疫苗接種的80歲以上人群死亡人數的1/177。王貴強表示這充分證明了80歲以上老人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的必要性。
“香港的數據表明,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第一針、第二針、第三針后,將逐步降低感染奧密克戎的病死率,從不接種疫苗的16.48%降到接種一針疫苗的7.08%、接種兩針的3.81%、接種三針的1.2%。”王貴強說,尤其完成第三針接種后,病死率降到1%左右,對疫情防控意義重大。
(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