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支撐。
回眸“十四五”開局之年,浙江衛生健康系統牢記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勇毅篤行,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主動融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統籌推進數字化改革和各項重點任務,用心書寫民生答卷,奮力交出了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和疫情防控高分報表。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掀開2022年的新篇章,吹響攻堅奮進的號角,浙江全體衛健人懷揣一顆炙熱的為民初心,在打造健康中國省域示范區的征程中,以更扎實的工作、更有力的舉措、更高質量的改革,著力構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務體系,讓優質健康服務覆蓋每一個區域每一個群體,厚描共富藍圖的健康底色。
臺州市椒江區體育館方艙接種點有序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慎終如始抓防控
凝心聚力顯擔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考驗,全社會全力以赴、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衛生健康系統充分發揮職責作用,始終不畏艱難、奮力擔當,經受住了考驗,疫情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打出了浙江經驗。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疫情大考,衛生健康系統奮勇在前,第一時間吹好哨,強化平急轉換,快流調、快檢測,中西醫結合快救治,牢牢守住底線,用“硬核功夫”打出防疫組合拳,迅速激活“兩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機制,以閉環管理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力爭以最短時間、最小代價實現疫情穩控。
實戰的背后,源于一個強有力的防控體系,是衛生健康系統堅決落實疫情防控七大機制,全面提升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水平的綜合成果。如今,全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共設置發熱門診315家,定點醫院11家、后備定點醫院77家,最大可收治新冠患者床位3.64萬張;日核酸檢測能力達350萬管。傳染病院(病)區改造項目完成17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標準化改造項目完成64個。
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關鍵一環。在構筑人群免疫屏障過程中,浙江始終積極有序推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全系統立足群眾需求,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創新接種服務方式。方艙接種點、巡回接種車、進企進校接種……多種有溫度的接種服務讓公眾“愿接盡接”“應接盡接”。截至2022年2月20日,我省已累計接種1.53億劑次,6407.1萬人完成全程接種,全程接種人群覆蓋率達99.24%。
與此同時,浙江不斷加強科學技術攻關,為推動落實精準防控策略提供科研支撐。省疾控中心攻關團隊臨危受命,形成了一套全面、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并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其聯合研制的新冠滅活疫苗率先在國內緊急使用并獲批附條件上市,2021年6月被世衛組織納入緊急使用清單。
省疾控中心科研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提取
改革創新強動力
驅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需要全系統擰成一股繩,破題布局,全面激發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動力活力,開辟出高質量發展的更多新路徑。
錨向綜合醫改的目標,浙江勇擔改革探路重任,圍繞“三醫聯動”“六醫統籌”深化集成改革,在12個市縣開展試點;在8個縣(市、區)開展全國婦幼保健機構體制機制創新改革試點;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域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省,浙醫一院入選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國家試點。
破與立之間,浙江打開了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不斷取得新突破。2021年,浙江省綜合醫改試點評估居全國前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名列前茅,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穩居前三。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總量、調結構”成效明顯,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34.2%。
隨著廣大群眾對高質量健康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浙江瞄準國際先進、國內一流醫療技術,持續實施“醫學高峰”計劃,聚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創高地,效果逐步顯現。掛牌運行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成功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0個。省級生命健康領域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26項,同比增長13%;授權有效專利同比增長80%。
中科院醫學所發展迅速,成立兩年多來,新建新藥研發中心、核酸適體篩選中心等創新平臺,累計引進8個院士團隊和40余名海外優秀青年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中醫藥傳承創新也形成了良好發展態勢,成功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省人大常委會頒布《浙江省中醫藥條例》,發布全國首個中醫藥發展指數等。浙江也成為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單位,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單位。
麗水市智慧流動醫院進大山,打造山區醫療服務新模式
深化“健康大腦+”
數字賦能優服務
2021年是數字化改革元年。浙江衛生健康系統堅持從需求出發,以改革破題,全省域推進“健康大腦+”體系建設,著力撬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醫療健康服務更優質更便捷。
“健康大腦”是衛生健康數字化改革的基礎底座。據了解,目前,“健康大腦+”體系已開發智慧醫療、數字健康管理和智慧公衛3個子領域,上線各類數字化應用70余項,每日服務超1700萬人次,初步構建起全民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健康服務“生態雨林”,極大促進了衛生健康服務更優質、疫情防控更精準、資源配置更高效、監管治理更智能。
“浙醫互認”就是我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出的場景之一。其目的是打破不同區域、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圍墻”,解決群眾就醫“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目前,全省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已接入平臺開展互認,首批互認項目包括93項檢驗類項目和180項放射類項目,占高頻檢查檢驗項目80%以上。浙江也成為全國首個全省域實現醫學檢驗檢查互認共享的省份。“浙醫互認”上線以來,我省累計直接節省醫療費用2.7億元,利民惠民效應不斷體現,有效提升了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
更多衛生健康領域的數字化改革成果,讓普通老百姓更可觸可感。“浙里急救”平均縮短急救車輛到達時間2分鐘,是全國唯一實現平均急救時間精準到秒的省份。“浙里健康”專區匯聚智慧醫療應用30余項,日點擊量超500萬人次,是“浙里辦”最高頻專區。同時,“浙醫互認”“浙里急救”“浙里防疫”已入選全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
在數字化改革的跑道上,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始終以群眾的滿意度為衡量標尺,著重于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圍繞“急難愁盼”打造應用場景,真正做到為民服務更精準、更精心。
“健康大腦”守護群眾健康
拓寬共富健康路
增強民生獲得感
“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浙江,實現‘病有良醫、老有康養、幼有優育’,人人享有優質、均等、普惠的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這是浙江衛生健康領域勾畫的共富健康藍圖。
共同富裕健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按照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省衛生健康委聚焦全民全程健康服務體系(浙里健康)和育兒友好型社會(浙有善育)兩大標志性成果,主動前瞻謀劃、積極向上爭取,推動簽訂委省共建合作協議,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7方面34項支持舉措。同時,制定《衛生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著力推進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優質共享。
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衡量公共服務可及性的一把標尺。浙江緊緊扭住“基層不強”的問題持續發力,創新啟動醫療衛生“山海”提升工程,不斷推動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向“山”與“海”深入延伸。翻開作戰表,13家實力最強的省市級醫院與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的縣政府簽訂五年合作協議,圍繞“3342X”能力提升目標,重點幫扶32家縣醫院實現整體能力的大幅躍升。據統計,目前已共建重點托管專科148個,每月下沉省市專家400余名常駐工作,累計診療患者18.9萬人次,手術1.2萬臺次,培訓帶教1.3萬場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超500項。
浙江省人民醫院“山海”專家深入淳安縣威坪鎮三坦村送醫下鄉
著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浙江創新實施城鄉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動,統一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標準、頻次和項目,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165萬劑次,重點人群結腸癌篩查199萬人;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至36.11%,高于全國平均近10個百分點。推動修訂《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深化“出生一件事”聯辦,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全省共有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4230家,嬰幼兒托位16.3萬個,每千人擁有托位數2.53個,居全國前列。加快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率達42.3%,設立醫養結合床位12.55萬張、家庭病床1.5萬張。
2022年將舉辦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將致力于服務大局,堅持預防為主、強化準備、科學防控、快速處置,全力以赴護航亞運會、亞殘運會。
共富路上,戰鼓催征。新的一年,浙江衛生健康系統將以打造健康中國省域示范區為目標,以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數字化改革和亞運會醫療衛生服務保障為主線,狠抓重點改革發展任務,著力在高質量推動健康浙江建設中形成重大標志性成果,托舉起共富路上的全民健康夢。
義烏市婦幼保健院養育照護小組活動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