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手術現場。市一院供圖
近日,市一院耳鼻咽喉科成功為一位耳聾患者植入電子耳蝸,不僅填補了我市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技術的空白,也讓患者重獲新“聲”。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清理和保護耳朵?經常掏耳朵要不要緊?今天一起來了解“耳朵的秘密”。
首例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術開展
30年前,家住鳳鳴街道的張女士因頭部外傷致左側耳完全喪失聽力。不幸的是,幾年后,她的右耳聽覺也出現了嚴重聽覺障礙。張女士輾轉多個醫院治療,但收效甚微。她的聽力測試結果顯示,雙耳均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10多年來,雖然佩戴了助聽器,但張女士與家人溝通仍非常困難。平時,她只能近距離觀察對方口形,才能勉強理解大意。
當得知桐鄉一院耳鼻咽喉科可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后,家人趕緊帶張女士前來就診。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與溝通,近日,這臺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手術如期舉行。此次手術由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主任周雪華主刀,市一院耳鼻咽喉科團隊協助。測量、切口、磨骨床、開放面隱窩和圓窗、植入體安放、電極植入……不到1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目前,張女士已順利出院,大約1個月后,她將徹底擺脫聽力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電子耳蝸植入并不是所有有聽力障礙的人都適用,“它主要適用于雙側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笔幸辉憾茄屎砜浦魅钨M長順解釋。
突發性耳聾呈年輕化趨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耳鳴、突發性耳聾的病人逐年增長,并呈年輕化趨勢。剛剛過去的10月,因為突發性耳聾到市一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療的就有24人,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
16歲的李一(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前段時間,他的右耳突然出現耳鳴、耳悶的情況。經檢查,李一的右耳聽力只有45分貝,屬于中度耳聾。好在由于治療及時,目前李一右耳聽力恢復良好。
那為什么李一小小年紀會患“突發性耳聾”?費長順介紹,患者目前正在上高中,學習壓力過大是導致他患病的主要原因。
他告訴記者,年輕人發生突發性耳聾多是不良生活習慣所致,如熬夜、長時間戴耳機、長時間處于KTV等噪音過大場所等。“特別是熬夜,休息不好,容易造成內耳血液循環障礙,或血管痙攣,導致神經細胞損傷,引起突發性耳聾。”費長順說。
耳朵出現這些癥狀,要早治療
突發性耳聾主要表現為突然性的聽力下降,有些患者可表現為突然聽不到聲音,有人則可能是一覺醒來發現耳朵悶堵、耳脹等。此外,突發性耳聾還會伴有耳鳴、眩暈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
費長順提醒,平時如果出現眩暈癥狀,一定要記得關注自己的聽力,測試是否有聽力下降的情況,如果有,要盡早就診。
除了耳鳴、突發性耳聾,鼓膜外傷、真菌性外耳道炎也是常見的耳科疾病。
“生活中,不要頻繁掏耳朵?!辟M長順解釋,耵聹腺分泌的油性物質(耳屎)能夠保持外耳道酸性環境,防止細菌生長。而且,耳屎到一定時間會通過咀嚼、運動等方式自行排出體外,所以沒有必要頻繁掏耳朵、采耳。“如果覺得耳朵里的分泌物影響到聽力了,可以到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操作,切勿自行采耳?!辟M長順說。
另外,游泳進水也是導致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因素之一?!俺睗竦沫h境更利于細菌增長?!辟M長順說。
費長順還分享了一個讓外耳道迅速干燥的“小秘訣”,“可以將餐巾紙搓成長條形,塞入耳道,因為餐巾紙吸水能力較強,能迅速吸出耳道里的水汽。”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