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雜工”小王忙碌的背影。受訪者供圖
這幾天,在濮院鎮政府,“小王”這個稱呼常常出現在大家口中。這個“小王”,是濮院鎮星尚舞蹈學校的負責人王靈康。 “以前幾乎不到鎮政府來,可現在我天天守在這里。”他說。
“疫情發生后,學校停課了,我想著能為社會做點什么。”王靈康說,果然,他在這里找到很多可以搭把手的事情。“幾乎成了勤雜工。”大伙兒說
4月2日凌晨,濮院鎮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封控區內的公共廁所全部封閉。為了解決工作人員的如廁問題,濮院鎮著手在封控區設立3個移動廁所。而在廁所安裝過程中,需要接通水源,可外面的工人進不來,封控區內又人手不夠,一時大伙兒犯了難。“我試試!”王靈康自告奮勇,“這活不難的,都是體力活。”于是,他在安裝師傅的指導下干了起來,背水管、接水龍頭,“這個90后的舞蹈老師干起活來,像專業水電工。”一旁的工作人員說。
隨后幾天,“勤雜工”小王任勞任怨,攬下了不少累活重活。
幾天后,移動廁所的糞水處理成了難題。專業的吸糞車進不來,需要人工清理,可是封控區內的環衛工人不夠……“我來!”王靈康再次主動站了出來。他和2名環衛工人一起,一勺一勺把糞水舀到大桶,再推到附近化糞池倒掉。“裝滿的一桶有70多斤。”王靈康說。穿著防護服的他,渾身是汗,呼吸困難,“現在是特殊時期,能幫上忙就得堅持干下去。”最后,他和環衛工人一起完成了3個移動廁所的清理。“那天回家,脫了防護服,身上還是有味道。”王靈康不好意思地說。
清晨6點多到達,深夜12點以后離開,這是王靈康忙碌的常態。一整天馬不停蹄,給封控區工作人員送個人物品、生活用品,給滯留人員送飯等,他奔忙于封控區內外。
4月8日,氣溫驟升,封控區的工作人員大都沒有攜帶輕薄衣物,裹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開展工作,著實難受。恰巧,濮院一家愛心企業為大家捐贈了短袖服裝。王靈康立馬開車前往企業搬運物資。后備箱、車座上堆滿了衣服,開進封控區后,為了保證安全,要和封控區工作人員保持距離,他只身一人卸下所有衣服,來來回回跑了3趟。
“出入封控區,會害怕么?”記者問。“不怕,有那么多工作人員在一線,他們不怕,我也不怕。”王靈康說。每次經過封控區的卡點,值班的醫務人員會認真地指導他穿脫防護服,做好消毒工作,他也會按要求準時去做核酸檢測。
這段時間,他每天早出晚歸,家人問他在做什么,他說去鎮政府做志愿者,就在里面搬搬東西。“大家都叫我‘小王’,我也樂意,怕我的名字傳開了,家人知道后擔心。”說到這里,王靈康顯得猶豫起來。
“雖然我的家鄉在臺州,但我從小在濮院長大,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濮院盡快恢復生機……”采訪的最后,王靈康深情“告白”。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