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畔,最美四月天,石門鎮傳承子愷文化迎來新的起點。
近日,豐子愷曾經就讀的小學——石門鎮中心小學,正式聘請豐子愷的外孫宋雪君擔任名譽校長。石灣的“藝術與兒童”,就此多了一位結“緣”家鄉的指引人。
作為豐子愷的母校,石門鎮中心小學創辦于1906年,歷經百年之余,從西竺庵舊址到與緣緣堂比鄰再到如今占地近60畝教學設施完善的新校舍。現有石門、安興兩個校區,共30個教學班,1157名學生。該校的三跳、麥稈畫、植物印染和漫畫等特色項目,成為一張張閃亮名片,小子愷課程體系特色鮮明。
宋雪君童年與青年時代一直生活在外公豐子愷的身邊,深受豐子愷的影響,多年來從事豐子愷藝術研究,學習豐子愷字畫,還成立了豐子愷研究會。
“宋校長好!”聘任儀式上,孩子們熱情地歡迎宋雪君的到來。宋雪君夫婦還和孩子們一起合唱了豐子愷譜寫的《校歌》,一同追尋豐老的赤誠之心與家國情懷。
對宋雪君而言,身處的這所學校并不陌生,和眼前這群孩子的關系也并不生疏。成立于2019年的宋雪君豐藝工作室,最初設立在石門鎮中心小學。兩年多來,宋雪君經常來學校為孩子們講課、指導學生畫漫畫,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宋爺爺”。“能夠成為外公母校的名譽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宋雪君和“小子愷”們打趣地說,“孩子們,以后我會經常來看你們畫畫,還要檢查你們的繪畫作業。”
“我們將以此次聘請宋雪君任名譽校長為契機,不斷推動學校特色內涵發展,培養出一批批優雅的小子愷,朝著辦‘石門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的名校’這一目標而不懈努力。”石門鎮中心小學校長吳家聰說。
豐家后人都十分關心石門鎮的發展。該校門口“石門鎮中心小學”這7個大字,正是由豐子愷女兒豐一吟所題。豐一吟還專門讓女兒崔東明出席了當天的聘任儀式。子愷文化正成為推動石門跨越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內生力量。
子愷文化浸潤石灣兒女,為家鄉石門留下了無盡的文化藝術瑰寶。“豐子愷崇學尚善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石門人,成為了石門的文化印記。石門鎮黨委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子愷文化弘揚好、傳承好、研究好、發展好。”石門鎮黨委書記穆海英表示。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