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制作環保酵素。受訪單位供圖
日前,記者走進桐鄉市鳳鳴街道中心幼兒園的酵素培訓室,只見一桶桶酵素溶液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架子和地面上?!斑@些都是孩子們自己制作的酵素,這桶是橘子皮的、這桶是蘋果皮的、這桶是香蕉皮的……”副園長沈曉雯熱情地介紹著。
鳳鳴街道的酵素制作起源于解決廚余垃圾源頭減量這一難題,通過“1+100+10000”的“酵素人家”輻射模式,帶動10000戶環保酵素受益家庭。這其中,鳳鳴街道中心幼兒園就承擔起了酵素培訓基地的重任。
制作酵素是一項復雜的“大工程”。以橘子酵素為例,孩子們需要先將收集起來的橘子皮清洗干凈,待水分晾干后撕成碎片,然后與紅糖、水等混合在一起。經過三個月的充分發酵,最終才能過濾提取出有用的橘子酵素?!爸谱鹘退氐墓な卟朔N類眾多,發酵的時間也有快慢。孩子們需要每天觀察,時刻關注其中的變化。”沈曉雯說。
一瓶小小的酵素,卻有著大大的用處?!俺四軆艋|外,酵素還可以與皂基和洗滌用品搭配調制,制作出香皂、洗手液、沐浴露等各類日用品?!鄙驎增в浾咦哌M酵素產品展示廳,一塊塊香皂、一瓶瓶洗手液,無不顯示著孩子們的豐碩成果。
而這些用酵素制作而成的產品,都用于兌換孩子們家里產生的有害垃圾。沈曉雯介紹,環保酵素基地內專門設立了“有害垃圾兌換區”,通過酵素產品兌換有害垃圾的模式,既提升了孩子和家長垃圾分類的意識,也讓優質的酵素產品走進了百姓生活中。
如今,幼兒園4個校區每年可制作5升容量的各類酵素約4000桶。自酵素制作活動開展以來,該園已兌換超2萬件有害垃圾。以酵素制作為中心,鳳鳴街道中心幼兒園正通過對孩子的浸潤式教育,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教育力量。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