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正在喂養蠶寶寶。實習生 李心儀/攝
這兩天,洲泉鎮中心幼兒園的萌娃們,迎來了一群“新朋友”——春蠶,蠶寶寶們在校園里“安家落戶”,小朋友們則成了蠶農。
“沈老師,為什么有些蠶寶寶抬起頭不動了呢?”觀察了一會兒后,劉晉很好奇。
日前,在洲泉鎮中心幼兒園的蠶悅坊內,小朋友們圍聚在蠶匾前,好奇地打量著這些白白胖胖的蠶寶寶。有的小朋友正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蠶寶寶的生長情況,有的小朋友正在喂蠶寶寶吃桑葉。
這些蠶寶寶是今年該幼兒園舉行的開蠶節特色活動上,分發給各個班級的,每班老師和小朋友們共同承擔起照顧蠶寶寶的責任。為讓小朋友們深入了解“蠶寶寶的一生”,學校還特別開設了蠶桑文化特色課程。
“后來嫘祖帶著村民們,去把野外的蠶寶寶,帶到家里來照顧了。”教室內,班主任沈海利通過圖片、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地為小朋友們講述了嫘祖養蠶的故事,課堂氣氛熱烈,小朋友們踴躍發言。小朋友們還近距離體驗了手工繅絲技藝,“我在把蠶絲卷到小木棒上,我知道蠶絲是可以用來做被子和衣服的。”學生林嘉豪說。
“讓孩子們在操作和體驗中,進一步感受手工繅絲的過程,帶領小朋友們親近本土蠶桑文化。”沈海利說。
從2018年開始,洲泉鎮中心幼兒園就開設了《鄉鎮幼兒園“蠶悅”課程實施研究》,利用本土蠶桑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區域游戲、戶外運動等,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在探尋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家鄉蠶桑文化內涵。
“我們還提供游學單,引導家長共同參與,帶著孩子們到鎮上的各個特色文化地去游學打卡,讓孩子們通過現場體驗深入感受本土蠶桑文化的雅趣、智慧、內涵。”洲泉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吳婷說。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