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上的“我家小院”。照片由受訪學校提供
“這是‘我家小院’,也是我們班班級文化‘大夢想’的載體……”日前,記者走進桐鄉市伯鴻學校,新學期開學不到1個月,203班教室內外便已有了新變化——夢想文化“上墻”,走廊上還放置了綠植。
課間,203班的孩子們眨著大眼睛,觀察果樹的生長,不時澆澆水,偶爾還能找到一些蟲子。最初孩子們還有點害怕,在班主任胡志華的一番鼓勵后,便學著“花匠”的樣子,有模有樣除起蟲來。
“孩子是最靈動的,我們的小院,不僅向家長、孩子們征集了名字,眾籌了綠植,也被賦予了夢想的意義。”胡志華介紹,養護植物的過程,能激發孩子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的品質和從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
伯鴻學校作為一所新學校,開設的年級只有一二年級,班級總數也不過10多個,但班級文化卻非常豐富。在不同的班級里,記者看到了色彩飽滿、主題鮮明的黑板報,“山之蘊”“蜂之語”“虹之彩”“荷之青”“音之樂”“夢想.星空”“夢想.樹”“大夢想·家”“夢想·花園”“夢想·海”“遠航之夢”……每個名字都與夢想息息相關。
有班級讓孩子自己設定跳繩小目標,還以小卡片的形式掛在了教室門口,每天經過時仿佛都在無聲地提醒“小主人”,要為自己的小目標而努力;有班級以“蜂之語”為元素,一只只小蜜蜂成了孩子的“陪讀蜜蜂”,也為孩子們注入一個個夢想。
“創設這一個個小載體,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發揮特長,綻放光芒。”桐鄉市伯鴻學校校長楊建偉說。
桐鄉市伯鴻學校以“博物通達,逐夢未來”為辦學理念,弘揚“博雅”文化,培養博學雅行、胸懷夢想的現代小公民。“我們通過打造‘夢想’班級聯盟,引領師生逐夢前行。”楊建偉說,獨具特色的“夢想”班級文化建設,將為每一個班集體注入無限的活力與可能。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