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伯在智能手機培訓課上學到新技能后,能熟練地網上預約掛號了;經過技能培訓后,趙阿姨不僅拿到了育嬰師職業初級鑒定證書,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協助女兒科學管理小嬰兒;參加過一次后,小李同學就愛上科學實驗課……
學無止境,學有所成。眼下,依托完善的社區教育,崇福鎮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各類人群,切身感受到了終身學習的魅力。
各色課程
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
近日,在崇福鎮社區學校的瑜伽課上,52歲的班長趙阿姨和她的姐妹們,正在老師的指令下完成各種動作。依托社區教育,越來越多和趙阿姨一樣的老年人,退休后走進學堂,結識志趣相投的朋友,體會一路追夢圓夢的喜悅,生活增色了不少。
什么是社區教育?有人乍一聽,以為就是社區里搞搞活動,其實不然。
“社區教育是全民終身學習的縮影,除了做政府所想、辦市民所需、盡系統所能開展各級各類實體培訓,還著眼于崇福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社會所需人才。”崇福鎮社區學校負責人陳黎介紹。
該校根據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年齡段,量身定制了各色課程。比如針對老年人,開設了舞蹈、潮英語、智能手機應用、茶藝、太極拳等共12個專業17個班。“招生非常火爆,公告一推出,幾乎沒多久就報滿了。”陳黎介紹道,為此,今年,他們在招生人數和課程上做了擴充。
崇福社區教育為何如此火爆?陳黎坦言,這是因為他們開設的課程,有對學習需求的調查結果做支撐,根據群眾差異化需求,提供菜單式服務。
精準培訓
賦能成長助推發展
家住新橋村的老陳目前在皮草企業工作。去年,他在崇福社區學校完成了成人“雙證制”高中教育,拿到了電工的職業中級鑒定證書,感覺未來謀生有了新出路。
立足地方經濟特色、市場需求、企業需要等,也是崇福社區學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抓手。這些年來,崇福社區學校以技能培訓為載體,推出了電子商務師、電工、育嬰師、保育員、農業技術員等多個培訓項目。這些項目吸引了很多像老陳一樣想提升自己的居民。
“一些人因為知識有限等原因,收入并不高,通過培訓,有了一技之長,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收入都會有明顯增加。”陳黎說,而這些人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又反向助力了崇福經濟社會發展。
2023年,崇福全面超額完成市下達的300人“雙證制”高中教學任務,共有317人順利畢業,88人同時拿到了電子商務師、電工、育嬰師等職業初級鑒定證書。
青少年教育也是崇福社區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實際教學中,不僅開設了機器人編程、書法、繪畫、繪本朗讀等培訓課程,還不定期舉辦各類研學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去年,我們針對崇福古城復興,開設了英語繪本朗讀課程,組織開展了英語小導游系列研學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宋韻崇福、宣傳崇福。”陳黎說,接下來,他們還將邀請烏鎮景區相關負責人開展小導游課程培訓,讓教學更具實踐性。
崇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崇福全齡段教學培訓模型已初顯規模,今年春季參加社區教育長學制班的人數就達到了1800多人次,預估全年將超4000人次。“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年齡未到老年學校招生標準的人群,開設青藍夜校,提供技能培訓、書畫等公益興趣班課程,讓市民樂享文化生活。同時,我們也將在優質特色課程培育、品牌特色項目挖掘上再下功夫,力爭短板不短,為崇福高質量發展助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