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實驗小學學生設計的未來農場。
振東小學師生一起制作航模。
受訪單位供圖
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科技創造能力,樹立科技強國、科教興國的信念,近日,桐鄉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以“乘科技之風,筑文明校園”為主題的科技實踐活動,為文明校園建設助力,在學生中形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
在茅盾實驗小學,第十七屆校園科技節正如火如荼地舉行,未來農場是此次科技節系列活動中的特色項目。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物品,制作出一件件讓人贊不絕口的農場模型。
這些創意十足的模型也深深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我設計的未來農場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照明系統、雨水收集系統、智能濕度感知系統和滴灌系統,我希望設計的農場在未來生活中能實現。” 茅盾實驗小學學生盛欣垚說。
除了未來農場模型的創作與展示,該校還根據學生年齡段,分別開展無土栽培、未來農創繪畫等一系列活動,讓科學創新的種子在每一位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通過讓學生主動獲取現代科技農業的前沿知識,了解現代科技農業當中運用的一些智能設備,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與我們的科技農業實現對接,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茅盾實驗小學教師王佳晨說。
同樣,在振東小學,R44模擬機體驗、航模制作、機甲大師、無人機飛行體驗等一個個科技感十足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們愛不釋手,體驗過程中學生們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聲驚嘆。雖然學校每年都會開展類似的主題活動,但每一次活動都能讓學生有不一樣的感受。
“雖然這些項目我都了解過,但是當我真正體驗的時候,還是充滿了驚訝與好奇。我參與了無人機飛行體驗項目,感受到科技的無窮魅力,感覺好像真的是在駕駛飛機。”學生田沛琳說。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相較往年,各個項目的科學元素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加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與感受。振東小學教師莊靈兒介紹,此次活動旨在讓同學們在實踐中真正去體驗,在體驗中收獲,在創新中獲得成長,使學生更好感受科技的神奇與魅力。
“科技創新活動一方面豐富了學校文明校園建設的載體,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為打造我校科創教育品牌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科技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實踐能力。”該校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