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藝術學校在上課 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省教育廳公布了數字教育試點單位名單,桐鄉市教育局入選浙江省數字教育試點單位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實驗區。
教育數字化作為教育信息化的升級和落地,悄然改變著傳統教學模式。在桐鄉的一些農村小學,“雙師一生”課堂,借助一根網線、一臺設備,打破了空間的限制,遠在數十公里之外的老師照樣能帶領學生暢游美術的世界。有了“名師+智慧教育”的助力,農村的孩子也有了美術名師的指導,創作熱情也更足了……
這是去年市教育局實施桐鄉市藝術互聯網學校的惠果。藝術互聯網學校的建立,打破了美術老師與學校“捆綁式”教學的局限性,將優質名師向全市更多的學校輻射,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
去年9月,“桐鄉市藝術互聯網學校創建項目”成功入圍全省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創新試點項目。如今,該項目已全域覆蓋桐鄉市域內18所農村學校,組織了近50名名師進行多種課型的線上互動授課,受益學生超過1萬名。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怎么評?桐鄉各學校有自己的解題方案。在桐鄉市振西小學,這里的老師都會使用一款“小鈴鐺綜合素養評價系統”,將孩子們的日常表現以加減分的方式進行量化。
前期,振西小學為了更好地將五育并舉滲透到該系統中,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以“美愛好公民”為統領,延伸出“品行好”“學習好”“身心好”“才藝好”“勞動好”五大版塊,每個版塊又設置幾個小版塊,小版塊里又有具體的小項目。比如,“勞動好”版塊里,對生活自理、值日認真、桌椅整齊、光盤行動等內容都進行細致的分類,整個評價系統涉及面廣而全,學生在校的表現都能綜合呈現。
去年寒假前期,受疫情影響,孩子們沒有進行期末檢測,振西小學就從該系統上下載了大數據,做成一份詳細的電子版成績報告單,內容涉及品德表現、學業水平、運動健康、藝術素養等,將學生一學期來的表現進行了完美呈現,受到了家長的肯定和好評。
振西小學的“小鈴鐺”系統只是全市綜合評價體系構建的一塊內容。去年年初,我市著手部署全域小學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多所小學參與了“小鈴鐺”平臺的評價過程。
下階段,市教育局將進一步細化學生評價體系,從“三智”“三全”的維度構筑學生數字畫像系統,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可復制推廣的桐鄉經驗。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