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翔云小學研學實踐活動。
桐鄉市春暉小學暑托班手工課現場。
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課后服務活動。
近日,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的孩子們以快板劇《一副快板》亮相第十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展現他們的“雙減”故事。該劇講述的是在“雙減”背景下,快板走進校園,深受孩子們歡迎……
“雙減”政策落地一年來,桐鄉校內“雙減”工作有何變化?還存在哪些不足和困難?接下來,桐鄉將如何更好地推動“雙減”真正落實落細?日前,記者走訪部分學校,看看“雙減”落實情況。
在“興趣”上做文章
課后服務多元化
“雙減”后的首個暑假,市區不少學校都推出定制暑托班,緩解家長看護壓力。
在桐鄉市春暉小學,四年級學生王睿怡正跟著老師學剪窗花,隨著紅紙在靈動的小手中左右來回、折疊起伏,很快,一個造型別致的窗花便在手中誕生……王睿怡說,有了暑托班,她的生活更規律了,更豐富多彩了。
該校600多名學生參加了學校暑托班。為豐富學生假期生活,該校提前制定相關方案,除指導暑期作業、答疑解惑外,還配套體藝、手工、閱讀等活動,力爭讓孩子們在校過個勞逸結合的快樂假期。
今年,市教育局出臺《關于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工作的通知》,我市20多所義務教育學校有序開展暑期托管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長的假期照看焦慮。
過去這一年,我市各個學校的課后服務一直未曾間斷。早在去年,市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切實推動課后延時服務提檔升級、挖潛增效,滿足學生和家長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我們結合各年級學生特點,根據復習、預習、閱讀以及興趣拓展等內容展開,讓孩子們在更具特色的課后服務中學得開心、玩得盡興。”桐鄉市振東小學校長周躍東說。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則推出義務教育“5+2”課后服務工作,涉及28項拓展類活動,讓孩子們學有所樂、學有所獲。桐鄉六中教育集團振東中學對晚托服務進行擴面提質,除學生自主完成作業、老師答疑解惑外,每天還設置半小時新聞時間,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各類新聞,開拓視野……
僅今年上半年,全市參加托管的小學生達5.1萬余人,占比為93.47%;參加托管的初中生近1.9萬人,占比為92.92%,為答好課后服務“必答題”奠定了基礎。
這個暑假,我市不少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來到位于大麻鎮的桐鄉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開啟研學實踐活動。當下,研學已然成為我市中小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
截至今年6月底,桐鄉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共接待約18.6萬人次,其中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共計44期,惠及來自50多所學校的五年級、八年級學生共計97064人次,學生研學及夏令營團隊70多個,共計59186人次。
校內減負提質
全方位加速運行
如何讓“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校內減負提質是“雙減”工作的根本之策。
桐鄉市高橋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高橋實驗學校以校本特色的教學范式“互惠參與式教學”為載體,強調“四互”“六惠”“學生參與學習”的N種形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學校全面加強校本研修工作,開展校本研修通識培訓,舉辦‘雙減背景下的科學施教’主題論壇,邀請專家、名優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和經驗分享……”該校校長沈德明介紹,相關措施落地后,不僅提升了教師日常工作的“含金量”,更助力學生“低負高質”。
過去一年,在桐鄉市崇德小學教育集團語溪小學,細化作業管理新規定正在悄然展開:作業形式重育人、作業內容有監督、作業時間強把控、作業展評有陣地。該校校長楊建偉介紹,學校充分尊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設計多類型、適切性作業,實現情境作業重實踐、特色作業促興趣、分層作業重拓展,提升作業質量,實現育人功能。
這一年來,市教育局多措并舉,努力提質,比如,借助完善監測體系,在“控量”上下功夫,優化作業設計,在“提質”上下功夫等,制定高質量作業管理實施辦法,開展“一教一輔”常態督查,實施睡眠“增量”監測,多維度做好把控,確保政策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部基礎教育“雙減”監測工作平臺2021年度學生和家長對校內減負提質滿意度調查中,桐鄉的滿意率分別為99.29%和99.42%,高于全國平均近2個百分點。我市還評選出桐鄉市北港小學、桐鄉市第七中學等10所“雙減”示范學校,組織開展“雙減”工作推進會或論壇5次,交流學校的“雙減”好舉措,傳遞桐鄉的“雙減”好聲音。
多措并舉
助力“雙減”行穩致遠
可以說,“雙減”政策的落地,對學校、老師、家長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短短一年時間,桐鄉各中小學積極做好“加減法”,并取得了實效。未來,我們還要做哪些改變?當下還存在哪些不足?記者采訪了部分市民,聽聽他們有何意見建議。
暑托是當下的民生項目,但受學校場地維修等多種因素影響,暑托班開班時間相對較短,對于上班族而言,可謂“杯水車薪”。有不少市民提出,希望延長暑托時間,探索新的合作、共同體機制,引入社會力量,進一步豐富暑托內容及形式,緩解學校壓力。
還有市民提出,每所學校課后服務內容不盡相同,有的學校較為豐富,而有的學校形式較為單一,以完成作業、閱讀等為主,拓展類活動偏少。他們建議引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力量參與課后服務,加強監督和引導,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培養學生特長,為課后服務增彩。
“雙減”后,教師的負擔大幅增加,在關注教學的同時,承擔了許多非教學的任務,特別是工作時間延長、工作責任增加等帶來較大的壓力。
前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部分學校推出了教師關愛機制,給予教師工作、生活上的關心關愛,但這樣的關愛舉措總體較弱。有市民建議,要不斷完善教師評價體系,推出一定的激勵體制,減少教學以外的工作任務,讓老師能真正回歸“教書育人”的本職。
群眾關心的,也是政協關注的。日前,市政協開展了有獎征集“雙減”背景下提升教育質量“金點子”活動,邀請熱心市民群策群力,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能落地的意見建議或解決辦法。
受訪學校供圖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