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制作的“美食”系列美術作品。受訪學校供圖
逼真的紅燒魚、傳統美食青團、可愛的卡通湯圓……日前,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美術老師朱麗菊在微信朋友圈發的“美食圖”特別讓人眼饞,這些以假亂真、讓人看了直流口水的“美食”,其實都是孩子們用超輕黏土做的美術作品。
記者發現,該校的美術室里匯聚了孩子們眾多的創意美食作品:黏土做的糖葫蘆栩栩如生,還用裝蘋果的保護袋做手柄,可以以假亂真;“小孩子小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正值臘八節,孩子們發揮創意,創作出一幅幅與臘八節相關的作品。
三年級學生張嘉毅是創作“美食”的高手,從龍蝦面到阿能面,再到最近的臘八粥,通過畫、捏、剪、貼等方式制作的“美食”每次都栩栩如生。“通過繪畫創作,我也了解了羊肉面、桂花年糕等很多家鄉的傳統美味。”張嘉毅笑著說。學生朱晨子一說起美食就滔滔不絕,作為“小吃貨”的她,創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如今她和父母外出就餐時,也會特別關注身邊的特色美食,思考如何把它們搬進自己的作品里。
記者從學校了解到,這些美食作品是孩子們在學校拓展課程以及周末親子互動時完成的,部分優秀作品還在桐鄉市子愷美育中心進行展出。
從2019年開始,尚陽學校美術組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利用桐鄉鄉土資源,開設了《童心“TONG”味》美術拓展課程,進一步豐富了該校的美術特色課程。何為《童心“TONG”味》?尚陽學校美術組負責人朱麗菊告訴記者,“TONG”具有多重含義,包括傳統的“統”、桐鄉的“桐”、兒童的“童”。“童心是美育的起點,課程以‘童心’為核心,引導學生仔細關注生活,觀察、學習身邊各種美食的制作方法,嘗試通過藝術的形式去還原這些美食。”朱麗菊說。
拓展課程為素質教育增色,孩子們在盡情創作的同時,還提高了對家鄉美食、傳統文化的認識。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