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遭遇戰,打亂了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因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我市部分學校師生暫時不能到學校上課。學生學業落下了,怎么辦?師生、家長的心理有一些“波瀾”,怎么處理?這段時間,市教育局精準施策、多管齊下,確保停課不停學、宅家不宅心,讓廣大師生、家長感受到真情與溫暖。
停課不停學 課程充實豐富
“17個孩子需要宅家學習,如何確保他們學習、休息不耽誤?”上周五開會時,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行政人員開啟了“頭腦風暴”,商討方案。就這樣,豐子愷學校第一時間組建臨時班級群,指定臨時班主任,對17名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線上管理。
每逢周一,學校都有升旗儀式。11月8日早上,該校德育處老師朱敏明用手機為這17名學生直播了升旗儀式。之后,語文、數學等學科類網課陸續進行,各班老師積極指導各自學生在家學習。
“除了常規課程之外,每天還會有老師與孩子們進行連線,開展校長談心、語文老師講文學、心育導師心理調適、同學們云端相約等活動,以此來豐富孩子們的居家生活,順利地度過這個特殊階段。”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校長陳賢德表示。
經過一天的在線體驗,學生學得有勁道,家長們也放心。“前期,我們擔心孩子在家會耽誤學習進度。沒想到學校安排得如此周到。”二年級學生家長都宇嵐很滿意學校的安排。
11月8日,桐鄉市烏鎮中學年級組長王曉光準時進入直播間,與703班的學生相約“云”端,就《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的相關重點、難點進行答疑解惑。
上課期間,師生通過“連麥”問答,將課堂互動一并“搬”上網絡。該校副校長嚴文財告訴記者,烏鎮中學專門制定詳盡方案,做到網課期間“有教有育、有作有息”,讓學生們的居家、學習生活張弛有度。
桐鄉市互聯網學校也送來“及時雨”,不僅提供四至九年級語、數、英、科、社會及高中階段相關學習課程,還設置了居家運動、居家心理調適、居家拓展課程、學習方法建議等內容,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宅家不宅心 源源不斷傳遞關愛
“小高,你今天做了哪些事?在家也要多運動哦……”11月8日下午,桐鄉市烏鎮植材小學405班班主任徐月芳正和學生進行視頻聊天,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
徐月芳告訴記者,早在幾天前,她就在班級微信群里給家長們留言,提醒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情緒等,有問題可以直接跟班主任溝通。“我們及時了解家長、孩子的所思所想,給予專業的交流指導。”徐月芳說。
像這樣宅家不宅心的關愛行動,在我市許多學校上演。此前,市教育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居家學生關心關愛的通知》,要求各個學校及時排摸、了解學生的居家情況和生活學習動態等。
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相關教授帶領專業團隊來到桐鄉,針對學生、家長和老師梳理出的20余個常見問題,制定了《突發疫情心理指導大綱》《突發疫情心理指導技術操作要點》《班主任關愛評估溝通綱要》等多個應對方案。“我們還在線上召集部分學校分管校長和心育導師,開展針對性培訓。”市教育局基教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授課老師深入淺出地解讀應對方案,分享具體案例,指導老師們在共情尊重的基礎上,將角色體驗、換位思考與親情教育等德育工作相結合,做好居家孩子的關心關愛工作。
“在這場疫情遭遇戰面前,市教育局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動員現有的教育信息化資源以及相關學校做好教學方案,為居家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高度重視學生在家生活學習情況,及時下放關心關愛方案,做好每天跟進、一對一心理疏導等工作,確保廣大師生、家長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狀態。”市教育局副局長路茂方表示。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