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根良近照。受訪者供圖
桐鄉市鳳鳴天女中心小學(以下簡稱“天女小學”)最早可追溯至1922年8月成立的紀目墩私塾,至今已有百余年的辦學歷史和文化積淀。歷經4次搬遷,11次易名,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學校在進取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現已成為一所文化底蘊豐厚的“和美”學校。本期《校長訪談》,我們走進天女小學,傾聽校長蔣根良的教育心聲。
記者:天女小學擁有中心校區和鳳凰校區,兩個校區是同頻共振,還是錯位發展?
蔣根良:我校兩個校區實行統一管理,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一致。學校以“和美”為辦學理念,積極營造安全、潔凈、優美的“和美環境”,構建生本、有效、行動的 “和美課堂”,爭做溫和、博學、高雅的“和美教師”,培育陽光、靈動、文雅的“和美少年”。
記者:目前天女小學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蔣根良:充裕的生源對于學校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孩子們行為習慣的培養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內容。為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學校實施了“前進200步”立德樹人項目,并將其融入課程,取得了明顯效果。我們希望將學校打造成社會認可、家長滿意、學生陽光健康成長的“和美”樂園。
記者:天女小學如何借助德育載體,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
蔣根良:早在2011年,學校開發實施了“前進200步”立德樹人項目,涉及品德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等。經估算,學生小學階段在校時間約200周。每周,學校會給學生制定1個行為規范的訓練重點,喻為“向前跨1步”,6年的學習生涯約200步,我們希望學生走好每一步。與此同時,學校還編寫了《“前進200步”和美少年手冊》,讓學生牢記所需走好的每一步,做到互相督促,有章可依。
記者:天女小學在教師隊伍培養上有何特色舉措?
蔣根良:優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積極搭建平臺,喚醒隊伍內驅力。通過不斷實踐探索,我校在教師隊伍培養上形成了“青藍工程”、梯隊建設、“三范”評價等特色舉措,努力挖掘每位教師的閃光點,將他們培養成能獨當一面的學生發展領路人。
“青藍工程”充分發揮了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進一步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幫助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快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近年來,學校通過閱讀輸入、感悟輸出,培訓學習、上課實踐等雙軌模式助推青年教師站穩、站好講臺。
為打造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的教師人才梯隊,學校通過梯隊建設,學校建立和完善“校級骨干—市級骨干—市級學科帶頭人—嘉興名師”四個梯次的“人才梯隊”培養制度,并積極搭建展示平臺,邀請專家及名師到校傳授經驗。
通過“三范”評價,學校對教師進行分層管理、分層培養,根據教師年齡分層設置“三范”目標,即鼓勵老年教師主攻上課和輔導,當好“模范”;督促中年教師均衡發展、重點突破,做好“示范”;要求青年教師注重積累、自我加壓,求得“規范”。每個學年,學校還會進行“五鳳教師”評比,充分激發教師隊伍潛能。
記者:今年,學生們的寒假生活提前開啟,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蔣根良:提前進入寒假,不代表可以開啟“放飛自我”的娛樂模式。孩子們一定要自律,有計劃地堅持學習、閱讀,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此外,要堅持每天鍛煉,如進行跳繩、散步、打球等運動,增強自身體質。當然,更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盡量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次數,出門戴好口罩。作為家長,要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健康狀況,監督好孩子的學習與安全。希望每一個孩子,過一個安全、充實、有意義的寒假。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