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除了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外,閱讀也是廣大中小學生暑期生活的一部分。前期,我市部分學校專門推薦了一批閱讀書單,引導學生用經典滋養心靈。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對提高閱讀成效尤為重要,如何有效閱讀?用何種方式閱讀?日前,記者就暑期閱讀采訪了我市兩位教師,聽聽他們的建議。
“對于學生而言,暑假閱讀時間相對充裕,閱讀書籍范圍也更廣。”嘉興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振東小學教導處副主任車成杰表示,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缺乏對書籍的合理選擇,閱讀效果可能會打折扣。
從事教育工作27年的車成杰認為,暑假期間,學生可結合小學語文教材里的快樂書吧內容,選擇課程化叢書進行整本閱讀。比如,三年級學生可選擇《稻草人》《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也可以依據入選教材文章的作家進行擴展閱讀。若中高段學生學有余力,可選擇一些獲獎作品或者名家名著等進行閱讀,比如《上下五千年》《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除對書籍要有選擇外,閱讀方式也很有講究。車成杰建議,小學低段學生可通過游戲型閱讀的方式進行,家長和孩子可以在閱讀前約定從書本中找尋某類詞語,或者雙方扮演書中角色演繹精彩故事,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專注力。對于中高段學生而言,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羅列暑假閱讀書單,并選擇精讀一本書做讀書筆記,也可做思維導圖,或是整理故事框架、配音朗讀,以此提升孩子獲取信息、整合概括的能力,以及對文字的敏感度和吸收力。
“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閱讀總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初中3年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嘉興市教壇新秀、桐鄉六中教育集團振東中學語文老師嚴冬梅表示,部編版教材構建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有助于引導學生培養閱讀習慣。
嚴冬梅建議,暑假期間,初中生可結合語文教材“名著導讀”進行專題探究閱讀,有意識培養閱讀習慣。不同年級對專題探究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七年級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可讓學生講述《西游記》中取經路上的故事或是感興趣的人物;九年級則更講究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可閱讀《艾青詩選》等書籍。
“不同文體的書籍也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嚴冬梅告訴記者,例如散文集《朝花夕拾》,閱讀時把自身置于與作者直接對話的位置,可以更好地了解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或者兒童教育理念等;而閱讀長篇小說《水滸傳》可先看序言、回目,了解小說的結構、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等。
另外,嚴冬梅認為,主題性閱讀也是一種不錯的閱讀方式,比如學生可以圍繞“奮斗與抗爭”這一主題,分析《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書籍中主人公的命運軌跡、性格特征等,找尋人物的個性與共性。“這樣的閱讀需要學生進行分析、綜合評價和深入思考,更具挑戰性。”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