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許多父母由于各類原因無暇照顧孩子,而讓孩子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幫忙,致使祖輩人承擔起了照顧第三代的任務。這種由祖輩對孫輩進行撫養與教育的形式,就是隔代教育。
生活中,有些孩子要求爺爺奶奶盡早去幼兒園接自己。出于對孩子的溺愛,不管嚴寒酷暑,有些祖輩早早在幼兒園門口等待。還有一些孩子挑食,看到不合胃口的飯菜直接“罷吃”,為了遷就孩子,一些祖輩會無條件妥協,直到孩子滿意為止。
祖輩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在隔代教育過程中,往往存在包辦代替、隨意妥協、過度保護等問題,久而久之,孩子會出現脾氣犟、生活習慣差等情況。日前,桐鄉市振東幼兒教育集團振東幼兒園專門就隔代教育這一話題,邀請省級特級教師朱靜怡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現場,朱靜怡以自己的真實經歷為例,提出祖輩要“忍痛堅持”的育兒方法。
多年前的一天,朱靜怡去幼兒園接孫子放學,孩子一見到她就表示:渴死了,想吃棒冰解渴。朱靜怡不同意:不行,回家再吃。孩子連忙追問:那買瓶礦泉水吧。她仍舊堅持:不行,你放學前在幼兒園應該喝好水,實在口渴就回家喝。
第二天,她接孩子放學,孩子表示肚子餓,想吃羊肉串,還討價還價“羊肉串不行,吃豆腐干也行”,同樣被拒絕。第三天,她去接孩子,孩子很開心地告訴她,已經在幼兒園喝足了水,不口渴了。
通過這個例子,朱靜怡告訴祖輩們,要學會“忍痛堅持”,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她還建議祖輩們,要找機會多帶孩子親近自然,外出時可帶上簡易“安全包”(酒精、棉花、創口貼)以備不時之需。此外,還可帶上玻璃瓶、放大鏡等,讓孩子自主觀察昆蟲、樹葉等,在探索中打開好奇心。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時,可讓孩子多帶一份玩具,鼓勵孩子想辦法多結交朋友,感受和同伴玩耍的樂趣。
一直以來,振東幼兒園十分關注家庭教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家校共育活動。該園副園長呂穎表示,家長和祖輩之間在教育理念、方法上要多溝通、交流,并且和老人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做到隔代不隔心?!凹议L在教育孩子時,祖輩也可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比如剝豆子、擦桌子、整理玩具等?!?/p>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