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就要來了,孩子們都盼望著能出去走走,親近大自然。距離遠近、時間長短,其實他們都不在乎,在乎的是游玩好了父母或老師總是要求寫成文章上交,孩子們怕寫不好,心理有壓力,影響了游玩心情。今天,桐鄉市求是實驗中學歷史與社會學科高級教師、桐鄉市作家協會會員費國平來支招“三步糅合寫好游記”。掌握了寫作技巧就可以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記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費國平在指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游記就是要向讀者展現一幅幅風景如畫的生活場景,一切寫景皆為抒情,無“情”也就無文了。一篇好的游記,最重要的是營造一種有感而發的真情實感。古人說“情貴真”,意思是說,只有表達真摯的情感,文章才能感動人,而真情來自于真景。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就連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世界、一個生命。我們要善于用發現真、善、美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一切。好的情景描寫,應該帶著作者的豐富情感。要做到情景交融,寫作時就要調動全部的感覺: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再加上你的無限聯想。文章要有思想的靈光,應該多一些對身邊美景的體察、人生的頓悟、哲理的演繹。同樣的題材,同樣的景致,要寫出不一樣的感覺,要讓人眼睛一亮。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游記寫作的秘訣。
一、游蹤要清晰。游記是我們游歷的過程記錄,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游覽路線(線索)。我們在游歷的時候可以有意地收集景區導游圖,按照導游圖寫出線索。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詞語就是表示作者自上而下的游歷路線,也是作者行文的線索。語言要求是反復推敲,求準、求簡、求新,力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文字才會呈現整體的協調和優美。
二、風貌要清麗。游覽就是一邊走,一邊看。我們主要是看景致,而且要看出與平常不同的景色,這是吸引我們駐足、等待的興奮點。隨著腳步的移動,景致也不同,這就是移步換景。葉圣陶的《蘇州園林》一文表現得最為突出,同學們可以仿照一下。關鍵是對別致景點的描寫必須有清麗的詞句來表現。在語言表達上要整散結合,追求參差美;可以引用古詩詞,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
三、觀感要清新。每次游歷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將你看到、聽到的新奇景觀、有趣事物寫下來,要想使文章綻出鮮艷瑰麗的花朵,一定要敞開心扉,展露真純。如沈復的《童趣》中記錄自己在小院中游玩,創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作樹林,把蟲子、螞蟻當作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作山丘,凹陷的部分當作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這就是文章畫龍點睛之處。
總之,游記不是走馬觀花,而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從而達到引人入勝、流連忘返的狀態。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