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孩子來說,寫作文是一件頭疼的事。面對這樣的孩子,有些家長表示不理解:我們家孩子閱讀量不少,可“妙筆生花”似乎與他無關,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就孩子的寫作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兩位小學語文老師,聽他們講講如何結合生活寫作,家長又該如何引導?
“感覺沒東西可寫,怎么辦?”
妙招: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家娃發半天呆,還是寫不出作文,這可咋辦?”這是沈惠芬經常被家長、同事問起的問題。
沈惠芬是桐鄉市烏鎮植材小學六年級語文老師,也是該校”沈惠芬名師工作室“發起人。說起孩子為寫作頭疼的問題,沈惠芬給出的答案是:家長和孩子要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感受、多觀察。
沈惠芬的兒子正在讀小學二年級,暑假或節假日常會寫日記練筆。她常常會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生活中見到楊柳、雷聲可以聯想到什么?兒子的答案總是讓人驚喜:楊柳好似媽媽的長發,雷聲則是雷神在敲鼓……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就不局限于眼前所見的景或物了。
繪本是很多孩子從小接觸的讀物,沈惠芬也會拿經典繪本給兒子閱讀。“寫‘我的媽媽’主題作文時,孩子無從下手,就可模仿繪本《我媽媽》《我爸爸》的寫法。比如,我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還像沙發一樣舒適……”沈惠芬覺得,繪本文字比較優美,家長可引導孩子從模仿開始寫作。
另外,沈惠芬覺得,家長對孩子的作文不可按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只要孩子的語言符合他們的年齡,句子通順,富有真情實感、童趣童真就可以了。
“不知道寫啥,要么給我個主題?”
妙招:在觀察中學會聚焦、抓細節
“我們周末帶孩子玩了一天,但他回來依舊感覺沒內容可寫,這是為什么?”嘉興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茅盾實驗小學副校長吳炳發也常會遇到家長類似的求助。同樣,在日常學校教學中,他發現孩子們寫作時常常抱以沒啥可寫的想法,甚至要老師給他們布置一個作文題目。
“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聚焦,再深入了解和觀察,若有深層次的聯系,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有一次,吳炳發帶女兒下樓扔垃圾,剛好遇到志愿者在小區里宣傳垃圾分類。這時,他覺得“聚焦”的好機會來了,父女倆自然而然地聊起垃圾分類,講到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以及“美麗桐鄉”需要每個人參與。
“我們把深層次的東西帶入聊天中,孩子在受到啟發的同時,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都可以成為她寫作的素材。”吳炳發說。
在作文教學中,吳炳發明顯感覺學生們涉及生活類的題材偏少。“可見孩子們不善于從生活中抓細節,其實,作文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所以聚焦是一種好方法。”
對于閱讀量不少但寫作依舊困難的孩子,吳炳發覺得,當下的讀物很多,孩子們在遇到好詞好句時,要學會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可以從語文教材中找尋好句子、好段落,慢慢地模仿,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寫出閃光句,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字風格。
提高寫作水平是個堅持和積累的長期過程。吳炳發認為,家長無力指導孩子寫作時,不妨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適合孩子“口味”又易于理解的書籍,打造豐富的假期生活,這些都能豐富孩子的情感世界,為孩子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