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為老年人辦理銀行業務。受訪單位供圖
“這就是家!”回鍋肉、油燜大蝦、蔥油魚塊……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小菜擺上餐臺,香氣四溢。走進梧桐街道北門大街的老年食堂,這里的助餐服務深受附近老年居民的歡迎,每天有近百位老人到食堂用餐。
在這里,老人們可以自由使用現金、社保卡、移動支付等多種方式支付餐費,大大提高了支付便利性。“在老年食堂用餐既可以使用現金,也可以使用手機支付,很方便,讓我們老年人少了后顧之憂!”正在就餐的王阿姨高興地說。
管好“一頓飯”,滿足老年人就餐之需。這幾年,桐鄉農商銀行聯合市民政局推進全市老年食堂建設工作,布放支付終端,支持掃臉、刷社保卡等多種支付方式,解決好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
一家家在全市鋪開的老年食堂,也是桐鄉農商銀行積極發展“銀發經濟”的縮影。近年來,桐鄉農商銀行持續優化多元化、專業性的養老金融產品和綜合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適老化金融服務質效。
依托銀行網點多、延伸鄉村遠等優勢,桐鄉農商銀行用好豐收驛站等輕型渠道,在全市176個行政村布放助農服務終端,提供水電費繳納、轉賬查詢等金融服務及社保、醫保等政務代辦服務,打通老年客戶獲取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百米”。今年以來,全市豐收驛站累計為老年群體辦理各類業務63568筆。
與此同時,桐鄉農商銀行還利用本土優勢為老年客戶開展方言服務,開設“愛心窗口”,提供無障礙通道、愛心座椅、應急藥品、老花鏡等。還聯合市醫療保障局推進“幸福醫保驛站”建設,是嘉興首家在醫保定點機構完成醫保“刷臉支付”終端安裝的金融機構,老年人無需用卡即可獲取電子憑證并完成醫保結算,有效助力老年友好型金融體系建設。
“手機銀行上的字變大了,不用戴老花鏡都能看清。”打開手機銀行,78歲的黃大爺有了新發現。這幾年,桐鄉農商銀行推進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系統改造,超大字體顯示,老年用戶可隨時聯系“我的管家”,打造手機銀行和個人銀行老年版本,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
知老難處,懂老所需。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客戶,桐鄉農商銀行推出移動pad上門服務,無需前往銀行網點即可辦理業務。同時,為保障失地老年客戶養老保險金服務需求,該行還推出“夕陽紅養老貸”,截至6月末,已為2190位老年客戶發放夕陽紅·養老貸1.71億元;支持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等養老產業發展,發放貸款2900萬元。
動感的節奏、艷麗的舞服、多變的舞姿,“人老心不老”的舞者們,用舞蹈展現出不輸年輕人的蓬勃姿態與無限活力……今年,桐鄉農商銀行聯合市文旅局、傳媒中心舉辦首屆“舞動桐鄉·農商行杯”老年排舞(廣場舞)大賽,讓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富”起來。同時,建立集金融服務、休閑娛樂、社交互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共享平臺——“銀齡樂園”俱樂部,聚焦老年群體多層次需求,提供財富規劃、產品咨詢、金融宣教等生活型和社交式綜合服務。今年以來,已建立“銀齡樂園”俱樂部33個,發展會員1094人,開展專題活動超200場,服務人數超4000人次。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